德化瓷的三大特点

  德化陶瓷的发展阶段,可以用“始于夏商、兴于宋元、盛于明清”来概括。宋元时期,以青白瓷、白瓷为主的德化陶瓷随着海上丝绸之路行销海外;德化瓷的三大特点,温润如玉、洁白如雪、胎薄如纸。素有“中国白”“欧洲白瓷之母”等美誉。

德化瓷的三大特点(图1)

德化瓷的三大特点

  1、胎骨

  胎土是白色,质细瓷性较短,经窑烧后,容易变形,所以德化窑的胎壁较厚,薄胎的非常少。在白色的胎骨中带有颗粒状的闪光,也称“糯米胎”,胎质稍显透明,敲打时声音很脆,发出叮叮的金属声。

  2、造型

  它一方面继承旧的传统式样,另一方面在瓷塑人像上取得突出成绩,形象非常生动,雕的刻器物线条非常流利,在国际上有“东方艺术”之称。造型品种以雕塑人物佛像最有名,如观音,多手观音,如来佛,真武大帝,罗汉,达摩,关公,和合二仙等,其中以观音最多。

  3、釉色

  德化窑器物的釉多为白色,其釉细腻,凝脂似玉,淡雅可爱,白釉色调也有不同,有的白中闪浅肉红色,有象牙白,纯白,白中泛青色。

  德化窑白瓷与景德镇白釉瓷的区别

  胎:德化窑胎透光,纯白如糯米有闪闪的光泽,景德镇的胎是细白如粉。

  声音:德化窑瓷被敲打时,是金属声音,景德镇瓷是瓷声。

  釉色:德化窑瓷是乳白色,景德镇瓷白中闪青。

  造型:德化窑瓷一般器物较小,而景德镇瓷比德化窑瓷的大件器物多。

  最后一点,德化窑蘸釉较厚,烧制过程中,有淌釉发生,所以烧制成型后,有缩釉现象,这种现象比较多见。

以上是“德化瓷的三大特点”的全部内容,本站系口粮站,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及用户投稿,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敬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

十五世纪中期景德镇瓷器的秘密

我国古陶瓷学界普遍认为明代正统、景泰、天顺这三朝的瓷器陷于衰退期。这三朝官窑瓷器,由于不书年款,其整体面貌模糊不清,陶瓷史上称其为“空白期”或“黑暗期”。

柴窑瓷器特征和文物价值

柴窑是五代十国皇帝周世宗柴荣的御窑,据记载创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初年河南郑州。但是至今尚未发现实物及遗址。

颂陶瓷文化扬华夏文明

瓷器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兴起、昌盛、失传、恢复,以及再次兴盛的过程。

郎红釉瓷器特点(附鉴别方法)

郎红釉瓷器特点为“脱口、垂釉、郎不流”,观其里釉和足底有米黄色、微青色、白色三种。郎红胎骨洁白细密而坚硬,足底露胎处有火石红。

釉是什么材料 - 瓷器的釉是什么做的

是什么致使瓷器有这么多色彩呢,就是因为瓷器上的釉面不同而形成的,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釉是什么材料制成的,瓷器都有哪些釉呢?

郎红与祭红的区别

郎红釉的烧制难度在于得让窑内诸多不确定因素出现神奇的逆转。于是在300年前的康熙朝,人算的祭红(宝石红),阴差阳错地变成了郎红。

下一篇文章
电话/微信:136-5798-8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