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窑瓷器特征和文物价值

  柴窑是五代十国皇帝周世宗柴荣的御窑,据记载创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初年河南郑州。但是至今尚未发现实物及遗址。

  出产的瓷器“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滋润细媚有细纹。”制作精美光彩绝伦,是当时诸多窑中最佳的。

  柴窑瓷器特征

  柴窑是以五代时后周皇帝周世宗柴荣之姓命名的窑口,是历史上著名的御窑。据明人曹昭写的《格古要论》记载,后周显德时(公元954——959年),世宗柴荣在郑州一带建立的,据说当窑建成后烧数窑不成,最后移到新郑以南才烧成功,当时制瓷工匠向皇帝请示烧造款式和对产品的具体要求时,柴荣说:“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柴窑瓷器特征和文物价值(图1)

  于是工匠们便按照要求苦心设计、精心制作,终于烧出“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的产品。烧出的瓷器滋润细腻、有细纹(即细小开片),技艺精绝,为当时诸窑之冠。只是柴窑的产品有限,瓷片又薄,所以传世的柴窑器很少见整器,大多为碎片,由于烧造时间短,很难得,曾有“片柴值千金”之说。较早记载见明宣德三年(1428年)吕震编写的《宣德鼎彝普》一书,“内府所藏,柴、汝、官、哥、定名窑器皿”,后因柴窑只闻其名,不见传世品,也未发现窑址而很少提及。柴窑瓷器为诸窑之冠,曾由资料记载描述:柴窑最贵,世不一见。柴窑烧制成本高、烧成率低,所以现存于世的柴窑次数量稀少。烧造一柴窑,需要近两千斤的松 木,成本高,二来柴窑烧造工艺要求非常高,少有疏忽烧造的柴窑就会出现意外,经济损失巨大,此外柴窑烧造对温度非常考究,温度偏高偏低都会影响瓷器质量 ,因此成品率低

柴窑瓷器特征和文物价值(图2)

  文物价值

  世宗帝柴荣曾御定御窑瓷:“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以象征未来国运如雨过天青。

  明文震亨在《长物志》中写道:“柴窑最贵,世不一见……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清兰浦、郑廷桂在《景德镇陶录》一书中也说柴窑瓷:“滋润细媚,有细纹,制精色异,为诸窑之冠”,还说柴窑瓷久不可得,得到残件碎片,也当珍宝,用作服饰、帽饰;柴窑瓷片光芒夺目。

以上是“柴窑瓷器特征和文物价值”的全部内容,本站系口粮站,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及用户投稿,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敬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

青花瓷评说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一首《青花瓷》,唱进了多少痴男怨女的心里。青花瓷,其清雅、透美,是任何世间之物无法替代的。

定制陶瓷礼品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陶瓷定制如今已经成为了一种风尚,很多人在网上陶瓷公司定制了陶瓷杯、陶瓷花瓶、陶瓷茶具等,这些陶瓷产品可以作为庆典礼品、活动纪念品、商务礼品、促销赠品、广告礼品、员

浅谈园林设计与园林空间

园林设计中通过界面限定了各种不同空间,空间的形状和界面的处理是决定空间的重要因素。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瓷器上的纹饰是如何弄上去的?

纹饰是指陶瓷表面的纹样,它可以是用划、刻、贴、印、绘画等方法来完成。纹饰有简有繁,随陶瓷工艺进步以及人们的信仰、喜好、时尚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而变迁。

景德镇陶瓷发展史

中国陶瓷之所以享誉世界,当然离不开景德镇陶瓷。想要解读中国陶瓷发展,首先就要了解景德镇陶瓷发展史。

陶瓷艺术之美

陶瓷是人类文明史上早出现的一种艺术形态,这种形态是所有艺术门类中单纯、简洁的,同时她所具有的神秘与抽象性是无法比拟的。

明清时期陶瓷玉壶春瓶浅析

从我国陶瓷玉壶春瓶发展史来看,其随着功能转变和器型定型,它的纹饰及装饰也变得精湛,形成了与玉壶春瓶器型相匹配的装饰手法。

下一篇文章
电话/微信:136-5798-8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