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彩陶?

  彩陶是我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中的典型器物,彩陶艺术是仰韶文化的一项卓越成就,它的主要特征是在日常使用或随葬的陶器上面有红黑等色的彩绘。它是在陶器未烧以前就画上去的,烧成后彩纹固定在陶器的表面不易脱落。据测定,仰韶文化彩陶的烧成温度为700-900摄氏度,彩绘以黑色为主,也兼用红色。

舞蹈纹彩陶盆
舞蹈纹彩陶盆

  有的地区如豫西一带在彩绘这前,先涂上一层白色的陶衣作为衬底,以使彩绘出来的花纹更为鲜明。大多数的彩陶都制造得非常精美。一般地看,它的造型凝重,气魄粗犷,器物上的图案线条整洁,结构严密,彩陶花纹主要是花卉图案和几何图案,也有少数的绘动物纹。这些花纹多装饰在细泥红陶钵、碗、盆和罐的口、腹部,而在器物的下部或往里收缩部分一般不施彩绘。虽然只有一两个色料,却显得复杂绚烂。

  简言之,彩陶是用含有氧化铁、氧化猛的原矿作彩料,在坯体上用毛笔进行彩绘,经700-900摄氏度高温烧成的陶器。

  有趣的是,彩陶与我国的酿酒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考古学家在考证7000年仰韶文化时,仰韶遗址出土的陶器六孔大瓮,证明先民们已懂得了酿酒技术,古代大汉口文化遗址出土了许多陶制酒器,如高柄杯等等。考古学家在考证河姆渡遗址第二文化窟也出现了陶盉等陶器,盉,古代喝酒的陶杯,也出现在距今6000年左右历史的大溪文化居民村落遗址和墓葬中。陶器酒具的产生,是远古人类酿酒的一个重要标志。

以上是“什么是彩陶?”的全部内容,本站系口粮站,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及用户投稿,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敬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

明代永宣青花瓷器与西域文化

明代永乐、宣德青花瓷器在我国陶瓷史上名著一时,它不仅为明代宫廷所喜爱,更是受到了外国王室的推崇和西方上层社会的追捧。

陶瓷款识的发展及艺术性

何谓陶瓷款识?注解为:在陶瓷的底部或其他部位,标有表明年代、窑名、人名、堂名,或者表示赞颂,祝愿等内容的文字,也有的器底或器里有某种识别性的图案,这些统称为陶瓷款

明末清初瓷器的绚丽过渡

历史上有很多次改朝换代,有些改朝换代对文化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在陶瓷领域,有一个独特的名词“过渡期”,指的就是其中一次改朝换代。

陶瓷与考古有什么关系

我国陶瓷历史十分悠久,古陶瓷、古窑址和其它文物是祖国的宝贵文化遗产,所以我们更要十分珍惜和爱护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

宋代官窑瓷器(皇帝独宠惊世之作)

官瓷在我国陶瓷史上是一个专属名词,特指宋代官窑的产品。南宋文人叶寘在其《坦斋笔衡》中言“政和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

景德镇陶瓷文化与城市建设初探

城市建筑的设计和风格深深烙下了千年陶瓷文化的印迹。城市建设是景德镇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互相依附、共生共存。

下一篇文章
电话/微信:136-5798-8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