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窑青花瓷画很可爱

  有人说,中国人的幽默,是对生活的一种知足常乐。这种有趣其实是一种生活的情趣与真性情。善于发现美好的事物,凡事有度,与儒家的“中庸之道”是不谋而合的。

  存世的中国古画精品大多珍罕难得,几乎都贮身于各大文博机构或者顶级藏家之手,普通爱好者轻易不得见其真面目。而在绘画风格上,这些宗师名品也常秩律明确、师承有序。例如其作画讲究法度,重视形神兼备,风格华丽细腻。在笔者看来,其画虽精优,却稍逊烟火之妙,更不足于闲适与幽默的气息。

  对于古画,相比之下笔者更为珍爱瓷画,尤其是明清时期的景德镇民窑青花瓷画。它是记录千百年前古人脑海里生活化思维图像的上佳方式之一,或勾、或描、或晕,用笔随心,表意随情,从不拘泥于画风格律,是真性情。简洁明了的传情达意不时流露出的还有些许幽默和搞怪,让我们这些数百年后的人们观后不觉会心一笑。笔者在此罗列几件,以资品赏。

民窑青花瓷画很可爱

  明朝人也戴眼镜

  眼镜的历史,普通人可能都会认为其出现的时代一定较晚。很多人常常会联想到那些晚清民国背景的影视作品中,当铺老板或者私塾先生们鼻梁上笨拙原始的圆玻璃眼镜,再或是《二泉映月》的优美曲调下戴着个小圆墨镜的阿炳。然而大部分人应该不知道,在明朝,人们竟然就已经用上了这样的“黑科技”。

  这件绘于晚明的瓷画(图1)或许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初见这件拙气十足又滑稽的青花人物时,就让人觉得十分搞怪,还以为是学徒的画工信手涂鸦造成的视觉误解。细细看来,画上的人物却真是戴了一副小眼镜,而非随意勾画的眼珠。而明代出现眼睛的重要证据还在《南都繁会景物图卷》中得以体现,这幅描绘明永乐年间南京城区民众生活场景的画卷里就有一老者戴着眼镜,端坐于题有“兑换金珠”的白幡下瞌睡,模样十分滑稽可爱。明万历时期的文学家田艺蘅在《留青日札》卷二《叆叇》条中写道:“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细节,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信明。中用绫绢联之,缚于脑后,人皆不识,举以问余。余曰:此叆叇也。”看来,眼镜在明代就有确实可信,而且当时的称谓是“叆叇”。

  可以看到,图1的瓷画画笔随心勾勒,看似毫无章法却又以活泼幽默的手法将主体人物完美呈现,真是奇矣!明代景德镇的画工虽大多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足不出户,也有如此见识与幽默心态,着實可赞。

民窑青花瓷画很可爱

  拨开胸膛是宰相

  北宋变革宰相王安石,应是无人不知的历史人物。但如果将宰相与“拨开胸膛”这个词放到一起,不少人就会感到莫名其妙了。其实这正是明代景德镇民窑青花瓷画的幽默妙趣表现手法。

  “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典故就来源于王安石这位先儒。传说王安石中年丧妻,数年后续弦娶得一位妙龄少女,名唤娇娘。此女出身名门,闭月羞花,且歌舞诗词皆通。然而,王宰相虽十分喜欢这位娇娘,却忙于朝务不常回家。姣娘妙龄独居,便与府中一位年轻厨人渐生爱慕,进而私会。某日王安石竟亲眼窥见二人幽会,思量之后便隐忍释怀,只在屋外以竹竿捅鸟窝来示意知情。

  一晃,到了中秋节,王安石邀姣娘花前赏月。酒过三巡,王安石即席吟诗一首:“日出东来还转东,乌鸦不叫竹竿捅。鲜花搂着棉蚕睡,撇下干姜门外听。”姣娘是个才女,不用细讲,品诗中的寓意知道自己偷情的事被老爷知道了。想到这儿,她顿感无地自容,却灵机一动,跪在王安石面前也吟诗一首:“日出东来转正南,你说这话够一年,大人莫见小人怪,宰相肚里能撑船。”王安石细细一想,自己年已花甲,姣娘正值豆蔻年华,也是少男少女的情欲本能,还是来个两全其美吧。过了中秋节,王安石赠给姣娘白银千两,让她跟那个年轻厨子成亲,一起生活,远走他乡。“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也就一语成名,流传千古了。

  景德镇的瓷画工匠也是非常实在憨厚,他们在如何用青花绘画表达“宰相肚里能撑船”这件事上估计动了不少脑筋。然而,仅仅一个画面又如何能让故事一目了然呢?令人叫绝的是他们以为直截了当的方式予以解决了。青花瓷片(图2)绘画了一位衣着官服、帽翅高竖的官人,虽然绘画简易,却也容易看出官人脚下的朝堂金砖,看来真是一位当朝宰相立于殿宇之上。细看官人胸膛却有片波涛海浪,画工以常人无法想象的直白表现方法,让这位宰相拨开胸膛,露出浩瀚的“江河”,真是不言而喻的经典与搞怪,让人过目不忘。

民窑青花瓷画很可爱

  简笔卡通画的老祖先

  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3年)六月二十三日,英国使团在大使马嘎尔尼的率领下从天津登岸,经大沽口来到北京觐见乾隆皇帝。此时的乾隆虽早已迟暮,却还享受着天朝大国的荣享。是年八月初十,皇帝在承德正式接见了英国使团,马嘎尔尼代表英国政府向大清国郑重提出了开放贸易口岸、设立使馆、允许传教等请求,并随附前膛枪、望远镜、地球仪、钟表和一艘英国先进的110门炮舰模型,以示诚意。而皇帝却以无先例为由拒绝了英国的要求,他认为中国作为天朝上国,不需要外国的商品即可自给自足,双方不存在平等贸易的基本条件。

  由于皇帝的独裁,使得这一原本可以早早沟通西方、联通世界的机会就此草草收场。可笑的是,使团进京的事很快就被人绘画与陶瓷器物之上,绘画出各类高鼻深目的蛮夷,手持各类珍奇异宝及骆驼宝马前来朝见大清皇帝,并将此类图绘命名为“八蛮进宝”。而景德镇清中期民窑也常绘此类题材,只是画中的人物简笔草绘。不过,人物与动物虽数笔勾勒,却生动活泼。正如图3中所绘,人物与骆驼表现得夸张搞怪、眼珠突出、形容喜人。着实是率性而为,说是现如今卡通绘画的鼻祖亦不为过。

  经过上述几个范例的介绍,我们管中窥豹,已经能够欣赏到景德镇明清民窑青花瓷画中的幽默可爱。它们不禁让人清晰地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与生活情趣,而且也能在细数蕴藏在瓷画中的美妙故事时,体会到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本文配图为陈凤祥先生的藏品)。

  推荐一部笑话书

  将民间笑话集结成书,在中国的历史由来已久,不过其中的集大成者,可以说非《笑林广记》莫属。其刻本早见于宋代,在元、明、清三代,其内容不断充实,并出现了几种不同的刻本。比较而言,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本内容齐全、刻工精细,错误也比较少。

  据悉,此书的作者署名为“游戏主人”。但是,游戏主人并不是指一个人,而是指清代的一批文人。该书中,刻画人物大多运用夸张的手法,具有很强的喜剧效果。文字简练,充溢其中的夸张、幽默、滑稽与诙谐等元素,表现得十分娴熟。反映出的世相百态即便在今天看来,都非常值得玩味。

  比如这个故事:一俗汉造一精室,室中罗列古玩书画,无一不备。客至,问曰:“此中若有不相称者,幸指教,当去之。”客曰:“件件俱精,只有一物可去。”主人问:“是何物?”客曰:“就是足下。”

  这些故事虽然嬉笑怒骂风趣生动,却都不带脏字。这或许就是诙谐讽刺的一个高境界,也说明了幽默既是语言的智慧,也是生活的智慧。

以上是“民窑青花瓷画很可爱”的全部内容,本站系口粮站,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及用户投稿,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敬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

明代民窑青花瓷断代的理论思考

关于明清时期青花瓷的断代,在许多陶瓷著作中都有相应的叙述,但大多侧重于各朝的具体特征,而对于断代的依据却很少涉及。

民窑青花瓷画很可爱

明清时期的景德镇民窑青花瓷画。它是记录千百年前古人脑海里生活化思维图像的上佳方式之一,或勾、或描、或晕,用笔随心,表意随情,从不拘泥于画风格律,是真性情。

元代民窑青花瓷与官窑青花瓷的差异

萍乡博物馆收藏的14件青花瓷,分别为1985年9月和1992年出土于今安源经济开发区硖石和市区鹅湖公园内,整体而言这些青花瓷属于元代中晚期民窑作品。

下一篇文章
电话/微信:136-5798-8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