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文化与城市建设初探

  景德镇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窑火铸造了灿烂的陶瓷文化。自古以来,景德镇的城市建设都是围绕陶瓷生产和生活的便利而形成与发展的,城市建筑的设计和风格深深烙下了千年陶瓷文化的印迹。城市建设是景德镇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互相依附、共生共存。

  1、引言

  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窃以为必须具有以下几个要素:一是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个性与地方特色;二是要形成自己的文化,且没有断代,积淀深厚,有延续性与传承关系;三是地方文化融入华夏文化之中,具有生命力,得以传播,受众欢迎喜爱。

  景德镇市作为第一批国务院公布的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历史上不仅与“朱仙镇,佛山镇”和“汉口镇”并称为我国历史上四大名镇之一,而且在农耕社会中,景德镇却以手工业生产陶瓷闻名遐迩,形成了以陶瓷为载体的文化,“七十二道工序图”(清·唐英著)把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主体以及生产的场面形象地展示于后人。充分说明景德镇陶瓷文化积淀之深厚,兼容性之广和生命力之顽强。

镇窑生辉

  历史上,世界认识中国,是从“丝绸、茶叶”与“陶瓷”开始的。而景德镇恰恰是以“陶瓷”遐迩闻名,以“浮红”著称于世。北宋人陶玉运景瓷至关中,被称为“假玉器”(《陶说》),而唐代大诗人在《琵琶行》中有这样的诗句“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可见景德镇茶叶之畅销。

  档案资料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浮梁县志》),“自观音阁至小港咀称陶阳十三里”(《陶说》),是“火光烛天,夜不能成寝的万杵之殷地”(法·殷弘绪语),而昌江上则是“风帆日日蔽江未”(《陶录》)。至元时,景德镇始设官窑直至洪宪时历经几百年,景德镇陶瓷文化不仅是独特的以陶瓷为载体的地方文化,在历史上官窑、御窑文化可以视为主流文化。因此,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其内涵与外延得到不断地扩展与补充。作为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原产地,而景德镇的城市建设及布局是与陶瓷生产和陶瓷文化密不可分,其功能就是陶瓷生产的一部分,其表现形式也是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一个部分。

  2、“窑”景德镇城市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昌江,景德镇的母亲河。历史上松柴、釉果、颜料、瓷石……源源不断地通过昌江运抵景德镇;不计其数的“自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罄”的瓷器,从昌江到鄱阳湖至长江运往各地……

景德镇御窑厂

  昌江以其秀美的身姿干百年来流淌着、见证着,她穿城而过,由北向南缓缓流淌,把景德镇分为东、西两个城区。

  沿昌江东岸的老城区,“窑”景德镇城市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彰显景德镇陶瓷文化,向世人诉说景德镇陶瓷发展史和陶瓷文化发展史。

  在东岸老城区中心,珠山中路的立马山下,是御窑厂(又称“官窑”),老城区的沿江,因便于水路运输,遍布着各种民窑……

  窑,这种建筑,在景德镇是城市建设的组成部分。没有窑,在历史上可以肯定地说就没有景德镇!

  窑,不是常人眼中的一种“炉”,仅是工具或设备而已,而是一个建筑群体,是充分体现陶瓷文化的建筑群体,也是“一方水土一方人”的生存之处。

  窑的建筑表现形式就有“葫芦窑”、“圆窑”、“马蹄窑”、“龙窑”等之分。

  窑的建筑群为砖木结构。榫卯结构木质框架、人字梁,高处可达7-8m,低处为5-6m,二层,四周为砖砌封闭墙,屋面为青瓦;门前为青条石(花岗石)铺就一米宽的硬化通道便于运输,有的设置露天窑柴码放场,窑柴码放类似埃及金字塔,俗称“窑柴堆”。此种窑柴码放方式,技术含量很高,一是露天码放在雨季时避免窑柴受潮;二是在赤日炎炎的夏季可避免窑柴自燃。

  窑的建筑群一般分为三个功能区域,即:储藏区,接待生活区,生产区。

  储藏区的作用与功能:一是储藏燃料(窑柴)和临时堆放瓷器;二是储藏窑具(匣钵)。储藏功能区设一楼。

  储藏燃料,是烧窑之必须。根据窑内的温度,补充添加燃料是陶瓷生产的“七十二道”工序中的一道工序。

  匣钵,由耐火泥制成,将瓷坯放入匣钵内称之为“装坯”,将装好瓷坯的匣钵放入窑内称之为“满窑”。

  “满窑”是既费力又有技术含量的一道工序,一般由“把桩”师傅指导进行。

  生产区分为三个部分,窑前区、窑区和燃料投放区和看火区。

  窑前区和窑区在一楼。窑前区是“装坯”与“开窑”过渡区。窑前的“装坯”是便于“满窑”;窑前的“开窑”过度区是便于开窑后,将瓷器从匣钵内取出。

  窑区分为窑膛、火膛、风道、烟囱、看火眼等。窑膛视窑的制式而定。不论是圆窑、龙窑、葫芦窑、马蹄窑均由耐火砖砌成,高度一般在2.5-3.5m,大直径在6-8m。烟囱一般在窑的尾部,通高达20-30m。

  燃料投放区是一楼通往二楼至窑顶处,不是阶梯制式,系木质缓坡式,便于运输燃料至投放口。

  接待生活区一般设在二楼。朝南的房间多为帐房先生、把桩师傅住宿,未了客户也可作为临时接待区;其余房间则为工人居住。

  纵观整理个窑的建筑群,无不渗透了景德镇陶瓷文化,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非常科学规范地服务于景德镇陶瓷生产的后道工序。从门前的窑柴金字塔,青条石的硬化路面,那独轮车的“吱呀”响声,竹制担坯架的“吱嘎”声,烟囱里冒出有火星的滚滚浓烟,和着满、开窑的吆喝声,仿佛就是一首打击乐的合奏,这便是浓浓的乡情。

  随着燃料的改变和生产方式的改变,这种建筑制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至今在老城区中心胜利路还保留了一根达80m高的烟囱,向人们叙说景德镇窑的历史。在陶瓷工业园区内,一座座赋予新内涵的窑的建筑群矗立起来,景德镇陶瓷文化在不断的发展。

  沿昌江东岸老城区,由于城区改造,许多窑式建筑被拆除了,退出了历史舞台。为保全陶瓷文化发展的历程,在戴家弄沿河东路口,保留了一座“民窑博物馆”,而在4A级陶瓷文化博览区,古窑、镇窑建筑群依旧在诉说着景德镇的建筑史,仿佛告诉人们,城市的建筑功能与作用是服务于这个城市的主体文化。

  3、坯房,红店和瓷行

  “器成天下走,工匠八方未”。档案史料的记载,说明景德镇是一座移民城市。在陶瓷文化中不仅形成了景德镇的饮食文化、地方方言文化、民俗文化,而且也形成了景德镇独特的城市建设风格。

  首先,景德镇市城市建设是围绕陶瓷生产和陶瓷文化展开的,这是一个主体,离开了这个主体就不能称之为景德镇,也就谈不上景德镇陶瓷文化;其次是吸纳了不同地域的建筑风格,形成了景德镇独一无二的建筑群。

  “坯房”。从字面上理解是生产瓷坯的地方。的确,坯房不仅是生产瓷坯的场所,而且也是釉下彩绘的地方。

  坯房一般是东西走向,坐北朝南,主要特点就是通透。坯房一般东西长约80-100m,南北宽15-20m,属木质榫卯结构,窑砖砌墙,东西方向开门。为生产方便,坯房建筑群一般在昌江东沿岸。为什么在昌江沿岸呢?一是生产用水方便,二是各种原材料由水路运至,方便原材料的到位,缩短再运输过程,从而减少成本。

  坯房的榫卯结构采用的不是人字梁,而是斜梁,这种制式是服务于陶瓷生产和陶瓷文化的。她的形式是南北两厢为斜梁,中间留有东西走向的天井,露天见阳光,日照充沛。东西两头各留门一个,斜梁结构与南北两厢相连。

  中间东西走向的天井,其下为东西走向长方形水池储水,水池上置榫卯结构木质长架一座,斜形,南高北低。水池多长,架子也多长,称之为“晒架塘”。

  南厢为练泥、制釉的生产场所,北面为拉坯、修坯、绘制、上釉、场所,南高北低。“晒架塘”四周围满匣钵,匣钵内为精练泥、釉的逐步过渡。

  “晒架塘”的这种建筑蓄水是为练泥、制釉而准备,架子是利用阳光晒坯而设。这就是“晒架塘”的功能与作用。

  南厢自东头开始至西边已练好泥送至北厢西头拉坯师傅拉坯。这里说明一下,为什么晒架塘上的架子为南高北低呢?拉好坯后便要送至架子上晒,南高北低,往上送省力,这就是南高北低的由来。可以想象,一切设计都是服务于陶瓷生产与陶瓷文化的。

  整个北厢较之南厢要低。而北厢又分两个功能区,靠里较低的是修坯区,靠外较高的是“画作”与“施釉,荡釉”场所。

  修好的坯跨几步就捧到画作,由画师绘制,绘制后就是施釉、荡釉……

  整个坯房建筑结构是东进东出,东边原材料进来,经过南北一转,半成品就可从东门出送至窑内烧制成品了。

  这种坯房的建筑设计其实是很科学很巧妙的,既照顾了练泥时避免阳光直射,水份的损失,又照顾到成坯后利用阳光的照射使坯胎干燥,利于绘制和修整,更利于前后工序相互衔接。这种城市里的建筑,在建筑史上恐怕只能在景德镇才能见到。

  “红店”一般人从字面上很难理解,其实是陶瓷文化中的专业术语,是集釉上彩绘与销售为一体的经济实体。

  因为红店不受材料运输的限制,且个体或社会组织均可从事生产与经营的生产方式,故散见于老城区各处,至今保留的红店建筑比比皆是,成为民居。

  红店建筑一般分为二进,一进为彩绘和销售,二进为烧炉与生活区。红店大多是粉墙黛瓦,带有徽派建筑元素,一是从地缘关系上说,景德镇与徽州地区相毗邻,一衣带水,祁门河注入昌江;二是徽商掌控了景德镇的商业,带有徽派建筑元素也就自然而然的了。

  因红店的规模可大可小,故建筑差异较大。这里主要阐述具有相对规模的红店布局与制式。

  如前所述,红店一般分为二进,一进是铺板门脸,白天可将门板拆下,整个一进通透,可直接观看到成品瓷和画工的绘制及填工的加彩,对瓷器的品象与彩绘质量有直观的认识,这种设计,使红店与客户无障碍交流。

  二进是烧炉与仓储为主,一般设有小天井用以采光。紧靠墙砌一炉用以烧瓷;仓储分两部分,一部分为白胎仓储,一部分为彩瓷仓储。这种红店一般为木质结构二层,二层多为居住。

  “瓷行”则是功能上从属陶瓷文化,风格上则是徽派建筑语言。粉墙黛瓦,木质榫卯结构,分二进。一进是中间置天进,一是采光,二是蓄水,屋面外高内低,雨水顺瓦沟注入天进,寓意“四水归源”,象征财源滚滚,两厢是仓库、码放瓷器,辟一处存放稻草;天井四周置木桶若干,蓄水,水可浸润稻草,便于瓷器的包装,亦称“茭草”。靠大门处留有房一间,如今天的洽谈室,供接待客商用。一进两厢设二层,二层亦为仓储。二进则为生活区。

  纵观整个建筑没有一扇窗户,室内采光完全靠天井,这种设计考虑什么呢?一是瓷行,便有许多珍贵的瓷器,无窗减少被偷盗机会;二是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燃放鞭炮与焰火,因瓷行中存有稻草,属易燃品,如燃烧的焰火与炸飞的鞭炮溅入其中,势必引起火灾。在室内天进中置木桶蓄水也有消防作用,故这种建筑没有窗户。

  无论是坯房、红店与瓷行,一座城市的文化,决定城市建筑的布局,城市建设的布局与建筑自然也服务于整个城市的文化。

  4、窑砖民居与里弄布局

  民居,是一座城市的建筑语言,更是这座城市主体文化的反映与表现。譬如说上海是海派文化,外滩万国建筑汇聚;说北京是皇城文化,偌大的紫禁城皇权威仪。

景德镇里弄

  景德镇,这个以瓷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处处都渗透了陶瓷文化,即使民居也不例外。

  首先,景德镇民居的建筑材料就与其他城市大相径庭。一般城市使用的是红砖、青砖,而景德镇却使用窑砖,称之为“窑砖民居”。窑砖的强度与耐压度是红、青砖的几倍乃至十几倍。那窑砖来自哪里,为什么要使用窑砖呢?

  世人尽知,景德镇盛产美如玉的瓷器,瓷器是泥制火烧,烧瓷就需要窑,而窑是有一定的使用寿命,一座报废的窑拆除,势必留有许多建筑垃圾,处理这些建筑垃圾是一件挺费时费钱的棘手的事情,并影响环境。

  景德镇的先人们给我们提供了保护环境的典范事例。这些被拆除的窑砖,废物利用,成了上乘的民居建筑材料。用窑砖造民居,既节省了相应的经费,又处理了建筑垃圾保护了环境,真是一举两得。

  用窑砖砌墙,因是废物利用,砖墙一般在50-60cm之间,用今天的话说是节能型建筑。她的保温性能很好,冬暖夏凉,大大节约能源。这是景德镇民居的特点之一,也是陶瓷生产和陶瓷文化的自然存在。

  一般窑砖民居采取徽派建筑的元素,尽管墙面不粉刷,即窑砖给人以沧桑感,但墙的砌法与造型,与徽派建筑无二。高高的封火墙,飞翘的檐角,浮雕的门楼,黛瓦……一般房屋都高达10m乃至以上,加上天井,构成涡形气流,空气清新宜人。

  窑砖民居,地面不作专门处理,除在卧室中铺上地板之外,其余的地方皆是原始地面。也许是职业的关系,当然也是陶瓷文化的反映,瓷业工人非常强调“接地气”。直接与大地亲近,是瓷业工人的情愫。瓷石来自大地,粉碎瓷石的动力是大地上流淌的水,燃料松柴来自大地,颜料来自大地……瓷业工人就是热爱这片热土。

  一幢幢窑砖民居连在一起,形成了里弄,而弄堂里用青条石铺就的路面,当独轮车辗过时的磨擦声与车轮的吱呀声和在一起简直就是一首和谐曲。即使一场春雨过后,穿锈花鞋行走在青条石路上,真是沾地不湿锈花鞋。

  这种窑砖民居有的留有面积不大的仅几平米的后院,种上枣树或琶蕉,给大屋子里留下绿色,更多的是围绕天井,用匣钵种茉莉花,花开时的馨香真是沁人心脾,也是瓷业工人在繁重的劳动之余的一种享受吧。这是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组成部分。

  躺在这样的窑砖民居里,听春雨轻轻敲打黛瓦,屋檐下的雨漏声,后院的雨打琶蕉声,宛如催眠曲一般安然入睡,洗去了一天从事瓷业生产的劳累,“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瓷业工人又开始了新的一天的劳作。

  窑砖民居里弄的形成与布局是和陶瓷生产、陶瓷文化紧紧相连。老城区自麻石弄至戴家弄沿江东岸的弄堂,大多聚集的是搬运工和烧窑工人。当时十八渡是个码头,各种原材料源源不断地从昌江河运抵码头。于是他们便沿江建成自己居所,形成弄堂。这种弄堂如阡陌田野,必有横弄相通。因为烧窑工人与搬运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养成了豪爽的瓷业工人的性格,下班后会三三两两集在一起,把个小桌搬到弄堂,一壶水酒,一碗猪血,一盘煮豆,几块酱干,有时称上几两猪头肉,划拳、喝酒,直至满脸通红……一天的疲惫释然了!

  这种窑砖民居一般不超过6m的高度,不那么讲究,没有飞檐斗拱,没有雕花门楼,追求的是实用,追求的是邻里之间的互助互动。

  在中山路与中华路之间的弄堂,景德镇人称其为上弄。XX上弄、XXX上弄等。

  上弄的布局与形成同样与下弄形成趋同。是与陶瓷生产和陶瓷文化分不开的。上弄居住的是成型、彩绘与青花的画工居多。景德镇是个移民城市,大多数务工人员与当今的进城务工人员相同,基本上是住在窑户老板和瓷行老板家中。没有家眷或没有带家眷,每到年关便返乡过年,开春解冻再返景德镇。因窑户老板,瓷行老板的窑砖房屋大抵是深宅大院,不在喧闹的沿江之地,后这些画工和成型的技术工人有了积蓄,也依照这些深宅大院做起了自己居住的缩小版窑砖民居。因工种相同,更便于相互交流,以至家眷都来自外地,相互间有个照应。便相邀在这种地块建造自己居所。

  这种弄堂四通八达,有的在弄堂的拐弯处空间较大的地方建筑一个土地庙,以保证这一方平安,四通八达的目的是便于交通,尤其是彩绘技术工人想多赚些工钱,往往会带些白胎瓷至家中,晚上加加班或带着家眷子女上上手,为家中增加些收入。这种布局,弄弄相通,户户都能闻到樟脑油的氛香。

  而这种建筑与下弄略有区别,虽说是不那么讲究,但都在屋中间留有天井。不仅寓意财不外流,更重要的是采光,因为画工需要的是充足的光线。这是特点之一,二是建筑物都相应高度超6m以上,主要是利于码放白胎;三是两扇门开得比较大,门大与天井形成涡旋对流风,便于绘制在瓷胎上的颜料的干燥;四是一般在屋面上再设置一个晒楼,用以晾晒衣物,而下弄则可在河滩上晾晒,上弄却只有在晒楼上晾晒了。

  这种弄堂一般在几条弄堂的交汇处打一口水进,供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

  这种建筑还有一个特点,业主不是一户,可能是两户或几户人家共建的,这是经济实力所决定。这种制式,的确是相互交流、切磋与提高的极好平台,往往这样的大屋中会诞生几位能工巧匠,不断丰富陶瓷文化的内涵。更重要的是来自他乡,彼此间有个照应,人情味浓浓。

  这是生存的需要,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陶瓷文化的“七十二道”工序赋予陶瓷工人的协作精神,团队精神。因为每一件陶瓷精品,美仑美奂的艺术品绝非一人所成。

  景德镇弄堂的布局与构成,是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产物。

  “器成天下走,工匠八方来”。景德镇这座移民城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景德镇陶瓷文化,创造了景德镇的饮食文化,景德镇的民俗文化和景德镇的方言文化;当然也创造了景德镇建筑的独特语言,在鼎盛时景德镇的会馆达50余处,只可惜大多今天已茫然无存。

  一座城市是需要文化的,这种地方文化构成伟大的华夏文化。倘若每一座城市都如出一辙,高楼林立,干人一面,那城市的历史、城市的特色、城市的文化将在这高楼中湮没……

  走在景德镇窑砖弄堂里,那斑驳的墙面,暗黑色的窑砖向世人诉说着景德镇的历史,也向世人诉说着景德镇过去的辉煌,当然也充满历史的沧桑感。但爬山虎顺着窑砖墙往上爬,一片片绿叶,一根根细藤给我们展示的是生命力的顽强——窑砖民居、窑砖里弄,但愿您也象爬山虎那样以顽强的生命力屹立在千年瓷都。

以上是“景德镇陶瓷文化与城市建设初探”的全部内容,本站系口粮站,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及用户投稿,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敬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

独特的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

在漫长的陶瓷生产兴起、发展、繁荣、鼎盛的历史进程中,景德镇不断地传承、创新、开放、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陶瓷文化生态系统。

陶瓷艺术装饰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天下器物,多有装饰。中国陶瓷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装饰和器物紧密联系,形成了独特的陶瓷文化风格。在人们审美多元化的今天,作为具有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陶瓷艺术越来越

陶器是怎样起源的?

它可能是由于涂有粘土的篮子经过火烧,形成不易透水的容器,这种容器耐火,且能用以烧煮食物,不久之后,塑造成型并经烧制的陶器也就开始出现了

景德镇陶瓷绘画发展史

景德镇是驰名天下的瓷都,其瓷上绘画历史悠久,独具特色。元代青花画雄浑壮美,开创了白瓷彩绘的新时代。明清瓷上绘画繁荣发展,百花齐放,绚丽斑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

青花瓷的历史与发展

青花瓷又叫青花, 自问世以来一直被上至帝王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所喜爱。风格独树一帜的青花瓷器, 既有继承, 也有创新, 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历史地位。

景德镇陶瓷市场需要那么多新品吗?

景德镇瓷博会马上开幕了。可以预见,景德镇陶瓷市场不论是到哪个品牌、哪个展厅去看,工作人员必定会热情给你介绍,这是我们今年新推出来的产品。

下一篇文章
电话/微信:136-5798-8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