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窑烧出来的瓷器有什么特点

  柴窑是火与土的艺术,进了窑就不受人为控制,呈现随机性的效果,柴窑的特质本来就不那样精准,经常出现某些意外的精彩效果,这也是柴窑迷人的部分。有人爱柴烧独一无二,可遇不可求;也有人追求完美无瑕、光滑、匀整。不同烧制方式,器物始终是为了泡茶而使用,自己喜欢满意用的顺手就是最好的。柴窑烧出来的瓷器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柴窑烧出来的瓷器有什么特点(图1)

  1、釉面含蓄、滋润

  柴窑的松木燃料对陶瓷有滋润作用,能烧制出白里微泛青的瓷胎效果,并且松木富含松脂,在燃烧过程中挥发出来的松脂对陶瓷有滋润作用,通过不断添加柴火让温度缓慢上升,使窑中的器皿慢慢受热,加上炉内的水汽与瓷器釉料的有机结合,使烧出来的瓷器釉面含蓄、滋润。

  2、气泡有一定的层次感

  在烧制过程中由于要不断加柴,所以温度时高时低,表现在气泡上就是大小不一,有一定的层次感,

  3、稀缺性

  柴窑瓷器烧制成本高、成品率低,十分稀缺性。每一窑要烧掉近两大车松柴,成本相当高。烧窑需要整套经验丰富的团队集体协作,火候与温度完全依赖人工来把握,稍有疏忽都会功亏一篑。窑炉内不同位置温度各不相同,因此同一窑烧出来的瓷器质量有很大的差异,成品率低。

  因此现代所存在的柴窑数量少,再加上现在明令禁止烧制柴窑,能够烧制柴窑的师傅也是凤毛麟角。柴窑瓷器具有陶性,柴窑瓷器起源于五代十国时期,因为其烧结温度不高的原因,胎土粗黄,没有后宋元明清那样精细,胎骨也没有宋元以后的坚实,玻化程度欠火候,用金属棒轻轻敲击柴窑瓷器表面,能听到如磐般的声音,陶性十足。

以上是“柴窑烧出来的瓷器有什么特点”的全部内容,本站系口粮站,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及用户投稿,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敬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

元代瓷器 有的不只是颜值

作为元代重要的物质文化载体,元代瓷器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浮梁磁局的设立,是元代政治秩序作用于手工业生产的直接证据。

清代瓷器的款识特征

款识是我国古代瓷器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标明了瓷器生产的年代,为瓷器的断代提供了重要依据。

《红楼梦》中瓷器的探讨和猜想

本文对《红楼梦》小说中提到过的五大名窑瓷器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对比和阐述,以此来探讨和猜想这些瓷器是宋代的瓷器还是清代仿古瓷器,它的珍贵之处又在哪里。

十五世纪中期景德镇瓷器的秘密

我国古陶瓷学界普遍认为明代正统、景泰、天顺这三朝的瓷器陷于衰退期。这三朝官窑瓷器,由于不书年款,其整体面貌模糊不清,陶瓷史上称其为“空白期”或“黑暗期”。

钧窑瓷器一般价格多少

民间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说法。精品釉面多朴雅沉着,釉面微蓝如晨之天光,妙不可言。那么钧窑瓷器一般价格多少?下面就来欣赏钧瓷拍卖价超千万的TOP拍卖品。

景德镇陶瓷绘画发展史

景德镇是驰名天下的瓷都,其瓷上绘画历史悠久,独具特色。元代青花画雄浑壮美,开创了白瓷彩绘的新时代。明清瓷上绘画繁荣发展,百花齐放,绚丽斑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

下一篇文章
电话/微信:136-5798-8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