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青花:并非真正的青花瓷

  唐青花被认为是我国目前已知的早的青花瓷。那么唐青花究竟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青花瓷呢?唐青花的胎体是由细腻的黏土制成,胎质多呈浅黄白色,胎体烧结不很致密,疏松,吸红。釉青灰色,略显乳浊,釉面玻璃质感不很强烈,布满细小开片,胎釉之间施化妆土,化妆土与釉烧结不很紧密,容易出现剥釉。青花发色浓艳,晕散效果不甚明显,纹饰着色较浓处呈深蓝色或出现缩釉,所用钴料为高铁低锰类,来源于当时的波斯,也就是今天的伊朗。唐青花的施彩工艺方法是,先在胎体表面施一层透明釉,然后用钴料在釉面上描绘纹饰图案,后在纹饰图案上再覆盖一层透明釉。青花纹饰图案其实是在上下两层釉之间,属于釉中彩而非釉下彩。

唐青花:并非真正的青花瓷

  唐青花的釉尽管与同期的巩义窑白瓷中一般白瓷的釉极为相似,但两者在胎体、制作方法和装烧工艺上却依然存在明显区别。巩义窑一般白瓷的胎体都比较厚重、粗松,烧结度相对较高,胎釉烧结更为紧密,不容易出现剥釉。器物内外通常都施釉,但有的器外施釉不到底。唐青花的胎体较为细腻,胎体略显轻薄,烧结度相对较低,吸水性较强,胎釉烧结不很紧密,容易出现剥釉,琢器内不施釉。在胎体和制作工艺上,唐青花更类似于同期的唐三彩。因而唐青花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青花瓷,而是青花釉陶。从胎体表面施有化妆土推测,在装烧工艺上唐青花极有可能是与同期的唐三彩一样,采用的是先烧制出素坯,然后再施釉重新入窑烧制的二次烧造方法。

唐青花:并非真正的青花瓷

  图中为一件唐青花人物钓鱼纹釉陶罐。其胎质呈浅黄白色,较为细腻,胎体烧结不很致密,疏松,吸水性较高,属于陶的范畴。釉呈青灰色,略显乳浊,釉面布满细小开片,胎釉之间施有化妆土,化妆土与釉烧结不很紧密。青花发色呈蓝紫色,色料着色较浓处出现了缩釉,没有黑色铁锈斑痕。器内壁近口沿处有化妆土流淌过的痕迹,由此可知,当初对胎体表面施化妆土是采用了类似于对坯体表面蘸釉的方法。釉面局部因磕碰而出现了剥釉。从剥釉处可以看出青花纹饰图案并不是被绘制在化妆土表面,同时在靠近底足的釉面处还发现有几处上下两层釉重叠的痕迹,且底层釉施釉较薄,这证明这件器物表面曾被施过两次釉。也就是说,青花纹饰图案是在上下两层釉之间,属于釉中彩。纹饰图案绘画线条流畅,洒脱,画面生动,传神。船,尖首,方尾。船尾站立者,头戴尖顶帽,右腿向前跨立,左手扶船篙,似正在举目向远处的湖面张望;坐在船首的垂钓者,头戴进贤冠,左手抬起执握鱼线,正全神注视于其前方水面上的鱼漂。画面中人物的首服尖顶帽和进贤冠均体现出唐代服饰的典型风格特征。

以上是“唐青花:并非真正的青花瓷”的全部内容,本站系口粮站,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及用户投稿,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敬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

雅道陶瓷:远去的水上瓷器之路

远去的水上瓷器之路,唯一永恒的,是昌江至鄱阳湖间,水底那些一路散落的碎瓷——可能随便捡一块都是明代的,还有鄱阳湖底埋藏数百年的整船整船瓷器,

原始社会的陶器造型有那些特点?

原始社会的陶器造型,是以适用为主要目的与工艺技术水平的不断变化相适应的。早的造型,简单而又稚朴,随着技艺的提高,陶器造型的式样也逐渐繁复起来。

为什么喜欢景德镇的理由

景德镇是真正的千年瓷都,中国瓷器的根就在这里。为什么喜欢景德镇的理由,我说给你听。

简单三招判断景德镇陶瓷真假

很多朋友不懂得景德镇陶瓷怎么辨别真假。接下来,雅道陶瓷小编就跟大家介绍一下景德镇陶瓷怎么辨别真假,景德镇陶瓷怎么选购的相关内容吧!

景德镇陶瓷品牌形象的国际化设计

对当前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的经济背景和品牌形象设计现状进行调研,在分析品牌国际化的可行性基础上提出景德镇陶瓷品牌国际化战略和方法,成为当务之急。​

陶瓷与考古有什么关系

我国陶瓷历史十分悠久,古陶瓷、古窑址和其它文物是祖国的宝贵文化遗产,所以我们更要十分珍惜和爱护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

下一篇文章
电话/微信:136-5798-8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