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王小晖陶瓷艺术

品读王小晖陶瓷艺术(图1)

王小晖是我的同乡好友,我很喜欢她的为人,对她的画就不敢妄加评论了,因为我是一介画盲。朋友聚会时,小晖送我她的画册和画作,说实话,我压根就看不出一点儿名堂。

春节前,去了王小晖的画室,一进门儿就被一幅画震惊了!画面上是三个年轻漂亮的女战士,潇潇洒洒地从晨雾中走来,她们那么洒脱、优雅、知性和时尚。整齐飞舞的短发,飘逸的军服,飒爽的军帽给出了一个宏大开阔的时代背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女战士展示的不是惯常思维下的战争场面,而是年轻生命的青春勃发。她们的脸上有理想的洋溢,眼神里有诗意的憧憬,她们的围巾和腰带也像时装模特的饰品,极有品位和格调,就连一个女战士戴着裂痕的眼镜不经意中也透出女性特有的俏皮和曼妙。

她们是谁?有这样的女战士吗?

当年,这幅命题为《霜晨》的作品参加全国美展时获得了荣誉也有些争议。有专家说,这是战争中的女性?战争是诗歌吗?这样的女战士能打鬼子吗?我说,鬼子见了她们就得趴下,这还用打吗?

就在初春的那个阳光灿烂的上午,品读这幅画,心里充满了激情和想象:关于战争,关于女人,关于艺术,关于我们的生命。

围绕这幅画我们聊天,聊到前苏联文学,聊到了战争中的女性。第二次世界大战西方战场上,苏联人民为世界和平贡献出他们的战士,也贡献出他们的战争文学:《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第四十一》《后的炮轰》等,这些著名的文学作品伴随着我们走过了生命的春华和秋实,深刻影响了我们的人生价值观。

艺术,往往是作者诚实的自传。

记得当年在一个小城文化馆,一听说来了征兵的,就激动得跟着人家跑,就是当不上兵也愿意听听当兵的故事。王小晖,居然也和我有着同样的心结。大学毕业后热血沸腾地报名参军,是老师苦口婆心才把她留在了大学里任教。几十年来,她收藏着关于军旅题材的全部光碟和影像。军人,作为革命核心的细胞已经深深地融进我们的生命憧憬里。

军人是战争的载体,热爱军人不等于热爱战争。但热爱军人却离不开战争,至少离不开对战争的理解。对战争中人的理解和描述构成了一个庞大的艺术命题,对战争中女性的理解和描述便是这个命题的一部分。

战争是什么?战争中的女性是什么?在斯薇特兰娜的纪实文学《战争让女人走开》里有这样的叙述:在一次执行任务的路途中,一个战士采了一束漂亮的紫罗兰挑在枪刺上,因此受到指挥官三次处罚还是藏在口袋里舍不得扔掉;一位战士夜间抢着站岗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听听黎明前的鸟叫……还有那些野战医院的女护士们每天给受伤的小战士包扎伤口,把他们抱在怀里的一刹那,女战士们的灵魂顿时升华为母亲……轰炸、死亡、苦难并不是战争的全部。如果说,战争以军事行动使男人难以忘怀的话,女人则是用她们先天的母性和美丽体验和承受战争。女人的美丽和魅力有时候比炮火更为强大!《珍珠港》让我们记住的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而不是战争的残酷,《飘》让郝思嘉风靡全球……我们经历了八年抗日战争和三年解放战争,对于革命和战争的理解早已跨越了时代。

当年,《霜晨》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时候,有几位老军人看到这幅画激动得泪流满面,一定要见作者,她们拥抱王小晖,拉着她的手在画前留影。在济南的展出也频频出现这样的情景。或许,她们拥抱的不是王小晖,而是拥抱自己曾经的青春和浪漫,《霜晨》让她们和她们的青春浪漫获得了一次重逢!《霜晨》就这样在专家们的争议中得到了读者的高度认同。

不知是谁曾经说过,革命是青春的仪式。

法国革命为什么选择五月?因为五月是法国美丽的季节。浩浩荡荡的学生队伍里有同学、兄妹,也有许多情侣。甚至,当她们游行的时候还专门为自己精心挑选了时尚的服装,因此,我们穿越地球,可以听到法国街头上的诗歌,我们穿越历史可以听到“五四”时期的呐喊……

我和王小晖是同龄人,经历过“文革”和上山下乡,我们曾经问过自己,我们真正拥有过自己的青春吗?有过疯狂、浪漫、不顾一切的青春年华吗?时代剥夺了我们青春的选择,但人生旅途上还有许多机会可以生长出生命的精彩。

王小晖年轻时是个大女人,少些小情调。从她的创作题材中可以看到其生命的大格局,思想的大情怀。比如,她的《霜晨》《摇篮》《共剪西窗》等作品都将艺术的视野置于时代的大背景下,辽阔地展示出独到的思想性和现代意识,由此获得了很大成功,她的作品多次获得美展大奖,许多作品被海外美术机构收藏。大女人,大格局,大情怀成就了王小晖的事业,使她成为齐鲁画坛的领军人物,又当选为山东女画家协会的主席。

王小晖中年时是个“小女人”。在着眼重大社会题材的同时,她的绘画小品则更多地展示出女性的小情小调,小雅小趣,信手拈来,典典雅雅,漫而不浪。由此可以感觉到一个艺术家生命的细腻和圆润。

一天晚上和王小晖聊天,还没迈进她的家门儿,就听到一阵汪汪狗叫,天哪,一脚迈进门儿,就有两只连我这狗迷也叫不出名堂的说狗不像狗、说猫不像猫、说羊不像羊的宠物们扑上来,其中,有一条黄色小狗,和我特别亲热,她说,这条小黄太敏感,它一直觉得我对另一只更宠爱,见了你就示好撒娇啦。天哪!那天晚上,在一声声狗叫里,在和小狗狗们的嬉闹中,我们居然还聊得热火朝天,聊得多的还是她的《霜晨》,这应该算她的代表作吧,她曾经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解读这幅作品,叫做《风霜交织的浪漫》,有了它,才有了我和王小晖的思想重逢,我们和共同的时代重逢。

王小(晓)晖,女。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山东省女书画家协会主席,山东省政协委员。

作品获全国工笔画大展银奖、铜奖、优秀奖。全国中国画三百家铜奖。世界女艺术家艺术作品展(美国)优秀奖,并被世界银行收藏。全国第六届、八届、九届、十届、十一届美术作品展优秀奖。“微观与精致”——首届全国工笔重彩小幅作品展银奖。2010 年《问剑》获山东省政府第三届“泰山文艺奖”一等奖。2001 年中国美术家协会授予“中国重彩画学术奖”。2010 年获齐鲁精英人物风云榜——十大齐鲁精英奖。

多幅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画廊等机构及个人收藏。《远海》《匆匆》两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品读王小晖陶瓷艺术(图2)

品读王小晖陶瓷艺术(图3)

品读王小晖陶瓷艺术(图4)

品读王小晖陶瓷艺术(图5)

品读王小晖陶瓷艺术(图6)

以上是“品读王小晖陶瓷艺术”的全部内容,本站系口粮站,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及用户投稿,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敬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

粉彩雪景瓷的创作

粉彩雪景艺术之所以能自立于中国工艺美术之林,自立于世界工艺美术之林,因为它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和感情,体现着东方艺术崇高的审美理念。

陶瓷花鸟画的观念与创新

陶瓷花鸟画的创作,怎样去表达自己的寓意,使人文关怀和精神内涵在画中能很好的表现。画者必须对其有个主题观念,由于传统文化对画者的影响,“托物言志”也就成为创造者的思

千变万化的陶瓷装饰艺术

陶瓷装饰”顾名思义就是为陶瓷装饰、打扮,使其变得美丽。既然谈论陶瓷装饰,必然要说起景德镇四大名瓷: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这四种瓷器分别采用了各不相同的创作技艺

收藏古瓷从玩瓷片开始

了解与收藏瓷器先从残片玩起,应该算一条少走弯路的捷径。因为瓷片虽小,却可以窥见整器的大部分特征,如胎质、釉汁、青料、画工等。

谈谈釉下彩瓷的发展

李婕妤 中国是世界上早发明陶器的国家之一,陶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一万年前的原始社会,瓷器的发明也有近四千年的历史。远在商周时代, 勤劳的人们就创造出了釉陶和原始的瓷

元青花瓷鉴赏

熟的元青花瓷器,真实反映了十四世纪中国对外加工贸易的历史情景。在工艺水平上,它是中国高超的制瓷技艺与外域的实际需求完美结合。

陶瓷仕女绘画艺术的发展特点

自古以来,女子就一直是历代画者较为喜爱的题材。景德镇陶瓷仕女绘画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实践活动,无不表现着洗礼过去及当下女儿们的常态。

“十大瓷厂”对景德镇陶瓷发展的新贡献

“十大瓷厂”在半个多世纪里,对景德镇乃至中国陶瓷的巨大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是公众和舆论的共识。不仅如此,笔者认为,时至今日,“十大瓷厂”对当今景德镇的陶瓷发展仍在作

下一篇文章
电话/微信:136-5798-8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