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辉球禅宗瓷艺

  “低眉信手,拈花一笑”是一种禅宗的姿态与心境,也是朱辉球艺术生涯的心性体现与陶瓷作品的笔意流露。在新的时代下,朱辉球用笔墨渲染出对于禅宗的感悟与理解,这是一种对自我阅历的闵怀、对自然大化的感怀以及对人世百态的普世关怀。

  在陶瓷艺术创作之中,朱辉球挥洒着自己的艺术体会和创作才情。朱辉球倾尽笔墨对待创作之事,他工于综合装饰、高温颜色釉等工艺手法,他擅长花鸟、山水等绘画题材。他更是着力于传统之上的重新演绎,他致力于新材料、新工艺、新手法、新思维的运用。因此他的作品灵韵倍生,充分体现深厚的人文底蕴以及浓郁的时代气息。

朱辉球陶瓷作品

  童年的朱辉球便心性使然,他喜欢在大千世界上找寻各种快乐、各种美好,所以他一直嬉戏快乐着。而这份童年的天真与淳朴一直保留到今后的陶瓷艺术生涯之中,在陶瓷艺术创作之中,他一直徜徉于自己的艺术世界。在自己的艺术世界之中,朱辉球一直找寻着可以让自己快乐的美好事物。而这些美好的事物经过他的过滤与纯化,一一展现于他的作品之中。而他的作品也衍生着大千世界的无限妙趣,从而给予观者极高的审美趣味。在他的《吉祥高原》、《康定情歌》、《春风得意》等一些草原系列作品中,充分展现出他对于生活的热爱与感怀。他以一双审美与寻美的艺术眼光,领略到了草原上的无限风采,体会到了草原人民与自然相处的亲密无间,从而在作品之中再现草原风采,传达给我们一种自然淳朴的乐趣与大化简约的纯美。

  从事陶瓷艺术创作的朱辉球,还有“猫王”之称,这源于他对于花鸟动物的细腻笔绘与淋漓表现。在动物题材中,朱辉球运用着颜色釉与综合装饰的独特手法,让笔下的动物形神具备、姿态各异。而这种对于动物的笔触,亦流露出了朱辉球的无穷笔意,这是一种入得肌理的绘画之道,这是一种对于绘画题材的深入骨髓的理解,这是一种对画面质感入木三分的表现手法。而这种以动物为题材的初衷,显露出朱辉球“择芸芸众生之一相入笔”的绘画体悟,然而“万法归一”,朱辉球对于自然大化的认知,便是一种见微知著的灵犀相通。“万法归一”,而“一”又归于何处?“一”理应是归于朱辉球作品中缤纷流溢的色彩、灵动神现的笔线以及巧妙构思的设计装饰。

  陶瓷艺术因丰富缤纷的表现方式而形态各异,各种陶瓷工艺更是魅力独具,好比颜色釉,它大的魅力便在于它的变化莫测。对于颜色釉,朱辉球坦言:“很多人在用高温颜色釉画画,我感觉这违背了装饰的宗旨。色釉是抽象的东西,需要依靠窑变而形成。相对而言,它的形体感、画面效果应该让人感觉未知的神秘、色彩的斑驳、空气的通透。现在很多人对于颜色釉的理解与运用已经产生了偏执,这与其个人素质、艺术修养有关。如果运用高温颜色釉单纯地绘图,那么画面的色彩、肌理就会显得过分具象,这便无法体现出创作者对于艺术的全面认识。对于艺术而言,具象的东西很难具有深度,也便难以具有神秘感。”陶瓷艺术的美感的确是一种深度式、轻盈式、迷幻式、神秘式的存在,而朱辉球基于自己对于艺术理念的认知与工艺手法的掌握,为我们揭开陶瓷艺术的层层面纱,以一种曲径幽深式的神秘渠道,将陶瓷艺术的真实美感传递给我们。

  对于艺术而言,应该追求一种集体人格的共鸣,应该追求一种人文情怀的体现。作为陶瓷艺术创作者的朱辉球,更是深谙此道。朱辉球一直重视于作品中人文基调与集体共鸣。在陶瓷艺术的探索之中,朱辉球窥到了艺术与宗教的相通之处,那便是一种普世的人文情怀,这种人文情怀是对人生百态洞若观火之后的惺惺相惜。基于对艺术文化、宗教文化的认知与感悟,朱辉球运用陶瓷工艺与绘画手法,对这两种文化进行了一种互通有无式的融合,从而诞生佛教题材系列的作品。这些作品中的佛教菩萨,或低眉信手,或姿态祥和,或隐现笑意,或缄默淡然,体现出一种端庄正中的处世观念与“拈花一笑”的禅宗精神。而画面中的色彩点缀更是灵韵倍生,从而氤氲出千世百转的轮回灵韵之美,让观者心静意收,不自觉地流连于轻盈迷幻的画面美感之中。

  这种禅宗文化的底蕴与墨色洒脱的笔意,充分体现了朱辉球对于人生感悟的高度提炼、对于工艺笔墨的娴熟纯化。朱辉球极力追求自己的人生修养、笔墨涵养以及艺术感悟,为此他教学相长、出门写生、潜心创作,无不躬行践履。在以往的时间里,朱辉球曾去过西藏、新疆等地采风写生,他醉心于当地人物形象、风土人情、服装服饰所具有的民族特点与自然美感。近,朱辉球更是详细谈到他的写生经历,“2013,我对四川藏区进行了大量的写生,那里美得让我赏心悦目。人物的服装、服饰,都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当地人的民族服装,无论袍子或裙子,都反应出宗教、人文、风俗等元素与底蕴,从而别有一番风味。”

  在人生与艺术的道路上,朱辉球便是这般地行万里路,他一直勇于去践行自己的艺术道途。在自己的道途之中,他一直感怀于所遇所知的美好事物。但他并不独揽这些美好的事物,他怀有宗教式和艺术式的人文胸怀,他将陶瓷艺术作品中美感送赠给人们,让人们可以赏心悦目。笔者一直对朱辉球的作品《康定情歌》影响深刻,这幅作品可以说是朱辉球人生信仰与艺术理念的写照。朱辉球在这幅作品中,体现出一种且歌且行式的姿态与心境。而结合着朱辉球对于禅宗文化“低眉信手,拈花一笑”的灵犀相通,便可形成他作为陶瓷艺术创作者的个性修养和精神涵养。然而此种修养与内涵之下,理应氤氲出朱辉球极具个性的艺术语言,而这种艺术语言理应是陶瓷艺术界中的全盛之景。

以上是“朱辉球禅宗瓷艺”的全部内容,本站系口粮站,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及用户投稿,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敬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

品牌意识在当代艺术陶瓷发展中的重要性

在当代艺术陶瓷的发展中,树立艺术陶瓷的品牌意识,创造和提升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秀品牌,进行品牌运营,才是国际经济一体化大趋势下中国艺术陶瓷再造昔日辉煌的必经之路,才

人物画与陶瓷的结合

人物画与陶瓷的结合完成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的转变,是对历史的传承与改进。它不仅丰富了瓷器的种类,也为人类生活带来了精神上的满足。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已经孕育了足够的

康熙龙纹瓷器分析

在所有龙纹纹饰的瓷器中,行龙纹饰为简单、普遍的装饰题材,常出现于盘、碗等器物的器壁,以一条或多条行龙首尾相连绘于器物表面。

清康熙青花瓷器鉴别

目前,我们看到的康熙清花瓷,大量为民窑器,存世的官窑器极少,清代的贵族大家使用的优质青花瓷,一般来自民窑中的“官古器”。关于康熙瓷的鉴定,笔者多年在文物交流的一线

曹木林:古韵悠悠 神出象外

活得是否精彩,关键在于是否有精气神,瓷画艺术创作何尝不是如此。读曹木林的粉彩人物瓷画,情境、神韵、笔力于一身;材质美、工艺美、技巧美、艺术美于一炉。

江西景德镇瓷板画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李文跃 程志山(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瓷板画以其独特的绘画方式和艺术效果,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陶瓷收藏与市场的广泛青睐。瓷板画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有效

人物瓷画和婴戏图的创作体会

人物瓷画和婴戏图釉上彩人物绘画是众多陶瓷艺术家所追捧的陶瓷艺术门类。从古至今人们就一直在追求和享受陶瓷装饰精品,无论是山水画、人物画、婴戏画等其它画派,无一不在折

民国陶瓷不再沉默

收藏民国瓷选择名家之作没有错,但不能盲目迷信名头。比如珠山八友,他们的作品也有很多应酬之作,艺术水准并不是太高;相反,一些名气稍逊画师的精心力作,其艺术水准并不输

下一篇文章
电话/微信:136-5798-8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