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宣德为青花烧造的黄金时代。从全体看,区分永乐、宣德青花瓷器鉴定方法大致有如下16个要点:
(1)年款不同,宣德青花瓷中很大部分有“大明宣德年制”或“宣德年制”官窑款。
(2)宣德窑器所用青花料有两种:一种是进口的苏麻离青,由于其含锰量低、含铁量高,烧后色泽浓翠而有铁斑。另一种是国产钴料,由于因产料含锰量高、含铁量低,因此色泽带灰而没有铁斑,但宣德官窑器中有一类青花色泽偏淡,但并不带灰暗色,且无铁斑,极为幽雅,应是采用精炼的国产料绘画烧制而成,或是两种料配伍使用的结果。
(3)和永乐青花制作一样,宣德青花瓷着彩时系用小枝笔,使得每笔醮料有限,需不断重新醮料,这就使青花色彩有深深淡淡的笔触痕。永乐、宣德瓷中,不见整片一笔涂抹的情况,因此凡一笔涂抹的青花着彩法,不属永乐、宣德的实物。
(4)宣德青花器中除极少数器物釉色莹白外,绝大多数的釉色均白中泛青,某些瓶、罐类的口缘及足边聚釉处呈水绿色。
(5)宣德青花瓷绝大部分底部施釉,有一小部分底部并不施釉的,大件器如天球瓶、大盘、梅瓶、大缸等;中小件器有深腹圆洗、三足炉、花浇、鸟食缸等。凡底部露胎部位,或属白胎色而有火石红,或有一层浅红色涂抹料,但均无旋痕。清代后仿宣德大盘之类器物,器底露胎部分往往有旋纹痕。
(6)器物以矮底足为多,削足处理有多种方法,特别要注意大盘的底足处理法。凡真宣德青花大盘,圈足断面,往往成倒梯形:墙内敛、里墙外斜,因此无法用手抓起。雍正仿宣德“一把莲”盘,圈足内外墙垂直,可以用手抓起。底足之足脊应有棱角感,后仿者则成滚圆的“泥鳅背”状。
明宣德青花折枝花果纹大盘
(7)宣德大件器,如扁壶等均系分段接合而成,在器身可看到或摸到接痕,但清代仿品则采用前后身模制而成,在器身两侧可以看到或摸到拼缝的痕迹。
乾隆款仿宣德青花松竹梅纹盘
(8)宣德青花器形众多,永乐的器形在宣德大部分继续烧造,而更趋变化多样。但折方瓶、方流执壶,厚胎钵、八角烛台、豆、鸟食罐、花浇、蟋蟀罐等,在永乐器中极为少见。
青花海水蕉叶纹尊
(9)宣德青花器上的辅助纹饰,最常见的有仰、覆莲瓣纹,已完全改变元代及明初洪武的式样,多见瓣心填色,内绘纹饰亦已毫无元代风格。
(10)宣德青花瓷的图案花纹以缠枝花、折枝花,其中尤以缠枝莲和宝相花为多见。在特定器形上使用某一种图案花纹,似有某些规律性。例如在口径37厘米左右的菱口大盘上,一般都绘缠枝莲;在微侈口的浅壁弧形大盘上,多见把莲、串枝莲和牡丹花;在板沿大盘上则以把莲、缠枝葡萄、瓜果和缠枝菊为多。
青花缠枝花纹天球瓶
(11)宣德官窑器中使用龙纹较普遍,龙的画法已改变了元代的细长颈。有竖发、披发及前披发,显得较为凶猛。龙的五爪爪尖成带状圆圈的现象多见,也有三爪、四爪。除了云龙外,龙和云分开的图案极多,有海水龙、团龙、龙戏火珠,也出现了莲龙、飞翼龙和衔花龙以及吐珠光龙。
青花夔龙纹罐
青花矾红彩海水龙纹盘
(12)双凤、狮球、波涛海兽也是常见的画面。在永乐青花中少见的细描人物故事图,宣德器中已屡见不鲜,人物故事配以庭院台阁,构成一幅幅完整的画面。
青花鸣凤在竹仕女游园图碗
(13)松竹梅岁寒三友图以及八宝图、竹石芭蕉、莲池水藻和梵文、阿拉伯文作为装饰也是常见的。蕉叶纹则中茎分开,留有空白地已成定例。回纹除个别仍用二方连续外,多数已是整圈环连。
青花松竹梅纹盘
(14)团龙、团凤、各种团花及开光立龙和莲托八宝纹也是永乐器上少见,而多见于宣德器的纹饰。
(15)宣德青花瓷除了白地蓝花的常见品种外,也还有蓝地白花的装饰手法,其制作方法是在器物内、外壁锥划出图案花纹,再用青料染绘地纹,以填满其空隙的部位,然后上透明釉,高温一次烧成。其蓝色部分仍是釉下彩,它和以钴料为呈色剂的蓝釉不同,从元代开始,景德镇就有这种蓝地白花的品种。
明宣德 蓝地白花“石榴花果”图盘
(16)宣德时期仍保留着青花和印花装饰同置于一器的方法,这种以印花和青花各自独立的装饰手法同置于一器,以洪武时期最为多见。永乐瓷中则很少发现,宣德为数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