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当代陶瓷收藏的视野

  当代陶瓷收藏的内容丰富,收藏者可根据兴趣爱好和经济实力,选择不同的品种。阳春白雪难免曲高和寡,下里巴人未必没有高雅情趣。根据我了解的情况,介绍些经验,供收藏爱好者参考。

  未开垦的处女地-地方民间陶瓷

  中国幅员广阔,民族众多,各地风俗不同,许多民间陶瓷产于交通不发达地区且自古至今未辍,基本是手工生产,有些还是农民在农闲时节生产,满足本地区的生活需要,长期未得到人们的重视,仅专业的、少数的艺术家了解一二,如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资料室收藏不少相关资料,以供教学参考之用。1992年笔者和杨永善编著的《民间陶瓷》一书在台湾出版发行,台北故宫博物院宋龙飞先生评价:“这是海峡两岸的中国,到目前为止,惟一的一本探讨传统民间陶瓷的巨著。”此书在台湾颇受陶艺爱好者青睐,包括一些陶艺名家,看到那些民间陶瓷散发出的古朴稚拙的乡土气息以及作品体现出的创作自由之感,在惊叹之余,均会感到为自己的今后创作呼吸到一股清新的空气。

  在杨永善先生指导下,其博士生做过全国性普查,出版了内容更加丰富的专著。进入21世纪,民间陶瓷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各地有了传承人,如四川荣昌、安徽界首、陕西澄城、浙江青瓷等等,均焕发出新的活力。随着国家“藏宝于民”文物政策的确立,据传有号称7000万人的收藏大军日益壮大。这么多人搞收藏,不可能都去收藏价格高昂的古代官窑瓷器,量力而行,收藏价格适中且有文化品味的民间陶瓷是明智选择。

  上世纪60年代像阿英这样的文化人,就收藏民间陶瓷,品味其中的美学内涵。值得收藏的民间陶瓷有如下品种:安徽界首产刻花陶器,多刻花卉和刀马人,已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湖北产黄釉产品,以刻花和剔花装饰,常见纹饰为花卉和古装人物;云南产陶瓷,以各种颜色釉为主,造型古朴,釉色单纯;贵州产陶瓷,以黄釉、绿釉印花为主,接近云南陶瓷风格;陕西铜川产陶瓷,青花、黄釉黑彩及黑釉刻花、划花品种,而澄城窑则接近宋元磁州窑风格,以黑釉刻花、划花为主;湖南产陶瓷,以黄釉、绿釉为主,印花、刻花为主;山西产陶瓷,继承磁州窑风格,有白釉黑花、黑釉刻花及白釉印花等品种;新疆上世纪60年代有三彩陶器生产,接近唐三彩风格;河北、河南、山东等地有延续宋元磁州窑风格的产品,也有青花产品,主要是销往农村的日用品和玩具;四川荣昌陶器多为人们熟悉,还有一些以前未知的,随着收藏热的兴起,正在被有志之人发现,如钧窑风格的陶瓷,过去只知道有宜钧和广钧,实际上在四川也有此类品种。

  以上仅是市场常见的一些品种,希望众多收藏爱好者多留心,在这片尚未开垦的处女地上有更多的收获。“红色陶瓷”艺术价值参差不齐

  “口号”陶瓷、“文革”陶瓷及与重大历史题材和人物有关的陶瓷,可称为“红色陶瓷收藏”。共同特点是记录了历史上发生的事情,以陶瓷为载体,积淀着岁月的沧桑。收藏价值无可比拟,艺术价值则参差不齐,褒贬不一。

  “文革”时期,景德镇陶瓷窑场业务骨干被批斗,或被下放农村,失去工作权利,这一时期生产的作品多出自业务极平常的普通工人之手,人物比例失调,色彩僵硬,除了记述着那个特殊时代曾经有过的激情外,在艺术上可谓是俗不可耐,且现在仿制品遍地皆是,是否有太高的收藏价值,值得深思探讨。

  石湾因地理位置靠近海外,产品是港澳侨胞购买的畅销货,传统题材作品好卖,革命题材作品滞销,故类似题材作品只生产了两三件,便因为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而不再生产。石湾业务人员也受冲击,但比景德镇业务人员的待遇强上百倍:仅仅是不让那些大师在自己作品上钤印章,并没有剥夺他们工作的权利。这些每个品种只生产了两三件的陶雕作品,虽无大师印章,但确实出自大师之手,人物刻画生动依旧,许多制作陶雕作品大师或其同事至今健在,仍可准确认定究竟出自哪位大师之手,其艺术价值不可低估,且又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收藏价值更是令人刮目相看。有人高瞻远瞩,在世人尚未注意时,便着手购藏,成为红色收藏的佼佼者。

  “毛瓷”收藏近年炒得火热,可又有几人了解“毛瓷”的真相和价值?毛泽东生前使用过的瓷器均收藏于湖南韶山毛泽东纪念馆中,那里应该是研究“毛瓷”具发言权的权威机构,遗憾的是,至今未见研究成果发表。实际上,毛泽东常年使用的茶杯上没有花纹,胎质洁白,底款写“中国制造”,可见毛泽东对民族工业的热爱和期望。湖南醴陵为毛泽东定烧过釉下彩瓷器,有案可查,韶山纪念馆也藏有实物。只是,收藏爱好者一提“毛瓷”仅知“7501”瓷器。不得不佩服“7501”瓷炒作的成功,戏说成分甚至超出了正史在收藏爱好者心目中的地位,如红卫兵选料、解放军战士持枪站岗等近似武侠小说和浪漫色彩的传奇演义。以致当年研制“7501”瓷的陶瓷研究所负责人都感到太离奇了,召开全体员工大会宣布真相,统一口径。正版著作总是赶不上盗版猖狂,走火入魔的人更爱看《三国演义》,没有人认真去读《三国志》。聪明的景德镇失业职工投其所好,生产出底款书写“七五零一”或“7501”的瓷器,满足收藏爱好者捡漏之需。

  真正的“7501”瓷器存量有限,极具收藏价值,而如何评论其艺术价值和科技含量,学术界没有统一的说法。我认为,这套瓷器是特殊年代的必然产物,就像上海照相机厂生产的“东风牌”相机一样,反映出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工人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愿望和决心。 (日本有家私人相机博物馆,一架“东风牌”120单反相机的解说词简洁明了又颇耐人寻味:中国愚公精褙I的代表,全部手工制作。)国人走出封闭太久的国门后,才看到与世界的差距,理解了“夜郎自大”的深刻含义,遂在“7501”瓷基础上创制“汉光”瓷,中国人才有了在当今世界高档瓷器中,可与任何高档名牌一决雌雄的民族品牌。

  仿古陶瓷收藏悲喜两重天

  改革开放后,仿古陶瓷生产铺天盖地而来,数千万之众的收藏大军在“打眼”和“捡漏”的悲喜两重天中或捶胸顿足,或自娱自乐。几乎九成以上的低档赝品及让专家“打眼”的少数高仿陶瓷,使得人们畏首畏尾,仿古陶瓷成为一个谈虎色变的话题。

  收藏仿古陶瓷有诀窍。我认为,真正有收藏价值的仿古陶瓷应与历史和重要人物有关,如上世纪50年代生产的磁州窑、钧窑仿古陶瓷,很好的样品初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后调拨至上海博物馆,现均已成为文物编号人册。零星散落民间的样品均是稍有瑕疵者,已经成为收藏家的囊中宝物。还有在实验过程中的样品,数量少,历史和科研价值不菲,过去未引起世人注意,当收藏热兴起时,则成为难得的藏品。

  上世纪70年代,李国桢教授仿制耀州窑陶瓷,久未成功,后找到古代原料,一试烧便大功告成,他将样品中的一件瓷碗赠给北京故宫博物院冯先铭先生,底足有青花编号。冯先生曾用此碗在食堂吃饭,被有心人发现而藏之。一位是研究陶瓷工艺学的泰斗,一位是研究陶瓷史的泰斗,两位泰斗驾鹤而去,其友谊和成果凝聚在试验样品的瓷碗上,这样的仿古瓷器价值多大?恐怕只有热衷收藏的痴迷者才能说清。

  上世纪80年代,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和河南博物馆仿制北宋官窑产品,并在开封博物馆展览。仿制水平极高,虽然不是全部手工制作,但造型规整,釉色逼真,数量不多。我记得好像有国外收藏家买走一件,出价可能是数十万元,使得投资者收回了全部投资。这些仿制品几乎没有外流,收藏在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和开封博物馆,且此后无人仿制,应该是颇有收藏价值的仿古瓷器。

  也是上世纪80年代,在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梅建鹰指导下,河南当阳峪陶瓷厂成功仿制宋代绞胎瓷器,尤其是瓷碗极类真品,数量稀少——他们仅将恢复传统工艺作为手段,仿制成功后,利用其原理创造出许多新品种,如用蓝色色泥绞出孔雀开屏的挂盘,曾经出口外销,可惜生产不久,该厂就转制停产。令人痛心的是,如今该项技术在河南泛滥成灾,被低劣仿古产品淹没在低俗市场中。更富闹剧色彩的是,当时,还有人把唐宋时期即已流行的绞胎陶瓷视为自己的专利发明,申请专利保护。不知是申请者孤陋寡闻,还是相关部门知识贫乏,申请居然获准。

  另外,上世纪80年代,北京故宫博物院委派刘伯昆、耿宝昌二位专家携带明永乐压手杯实物到江西景德镇仿制,称得上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真正的高仿瓷器,烧制的200件瓷器在故宫小卖部作为旅游产品销售,价格100元。有好事者买去做旧,一件在国外卖出300万元,另一件被某文物商店当真品邀功。这些均说明该压手杯确实仿得逼真。时至今日,有收藏家欲出万元购藏而不得。

  历史上,仿古陶瓷的生产是为了创新,如清代雍正时期,历代名窑在督陶官唐英手中多已仿制,演化出许多新品种。新中国成立后的仿古陶瓷生产也是为了创新,单纯的仿古还停留在仿古的单纯上。大批生产的仿古陶瓷生命力是有限的,选择那些量小,质精,有历史和科研价值的仿古陶瓷,应该是一个清醒的收藏家的选择。

  当代陶艺收藏较量的是眼力

  中国嘉德首倡现当代陶瓷拍卖,使当代陶艺沿着市场经济的轨道起步。实力雄厚的收藏家着眼于名声显赫的大师作品,不惜重金发誓要收全每位大师的作品。大师耀眼的光环带来的经济效益太有诱惑力了,评选大师的程序也变味了,有些耐不住寂寞的教授也去申报大师,就像工程师去申请高级技工职称一样,令人匪夷所思。我认为,同是大师,其作品和技能也有三六九等之分。即使同一位大师的作品,也有精品和应酬之作的区分。况且,在当今浮躁和不规范的评选制度下,许多真才实学的艺术家被排斥在大师之外的情况比比皆是。拿作品说话,靠收藏家的眼力去衡量,才能够收到真正的可称之为陶瓷艺术的好藏品。否则花了重金,收到的却是匠气十足,或是以为把陶瓷扭歪了就是陶艺家的粗俗作品,将来会后悔莫及的。

  大师多是在技术和技能上出类拔萃者,这些人如果不努力提高文化素养,易流于匠人俗套。选择那些体现出文化素养提高了的大师作品,是收藏家应该把握的事情。据我所知,上世纪80年代,国外收藏家就注意收藏中国陶艺作品,他们的起点高,多次到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将陶瓷系师生的陶艺作品全部买下。当时,每件也就200元至300元左右。

黄秀乾“悲智虚公”瓷板画
黄秀乾“悲智虚公”瓷板画

  文化水平的高低决定作品的艺术水准。盲目的大师热退烧退后,自然回归到艺术的自然规律。流芳百世的几乎都是文人画,因为显现的是文人追求自由理念的美学思想,有个性、有深度,令人回味无穷。匠人绘画即使技艺再高超,因为缺乏文化和思想内涵,充其量也就是个画匠,其作品很难经得起历史考验。在未来的陶艺收藏中,拼搏的是文化。如佛教题材的陶艺作品,历史上有福建德化何朝宗的达摩、观音、仙人等精品传世,而现代陶艺家则以不同风格,充分展示土和火的艺术魅力:江西景德镇黄秀乾的“悲智虚公”以青花结合浮雕,用传统写实的技法再现出民国四大名僧之一的虚云法师传奇一生的形象,体现出作者自己对禅宗的理解和虚云法师的敬仰之情;李林洪的“庄严图”由“金刚宝地”“功德乳海”“三味慧钜”“除障智风”“无边性空”五部分组成,画面采用高温彩釉烧成,手法看似抽象,实际上是作者对藏传佛教“大日如来经”长期思考顿悟后,才把自己的理念转化为陶艺的形象思维上的精心之作,文学家可以从中看到大气磅礴的浪漫气势,哲学家可以从中发现宇宙万物的哲理变化,艺术家可以从中发现庄子遨游四海自由创作的快感。黄秀乾和李林洪均是教授级的文人,手法各异,殊途同归。还有年轻陶艺家的作品,如陈棣“三十三观音圣像”,画面采用高温窑变制作,师法敦煌壁画,技法虚实结合;解强“六祖师图”和俞军“三世佛”虚实结合,高温彩釉,他们显现的不止是简单的人物形象,更多的是对佛教的理解和感情。这几位艺术家都受过专业系统的美术教育,文化底蕴不同于单纯的大师,这样的作品一定会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石湾陶雕现在有两个流派,各俱千秋,坚持传统写实的代表人物是被指定为石湾公仔的非物质文化传人——刘泽棉。强调创新抽象、虚实结合与国际接轨的代表人物是毕业于广东美术学院的梅文鼎。同以牛为题材,刘泽棉大师的作品更看重写实,充分发挥石湾陶土的魅力和技法上的细腻雕琢;梅文鼎大师的作品则注重夸张和变形,充分发挥石湾陶釉窑变的魅力。收藏家可以根据喜好,收藏这两个流派的作品,两者在艺术上均独具风格,都有升值空间。

  宜兴紫砂壶近年火遍海内外,遮掩了紫砂雕塑的魅力。宜兴紫砂雕塑早就名扬世界,据耿宝昌先生见告,他昔年在开古玩店时,宜兴紫砂雕塑价格高于紫砂壶价格。当一切回归到按照事物自然规律发展的时候,紫砂雕塑肯定还会展现独特的魅力。有心的收藏家可留意,或许可以收藏到在未来令人羡慕的藏品。

  美术家也常涉足陶艺制作,传世品稀少,如张大千在台湾手绘瓷器送给亲朋好友,刘焕章在河北邯郸陶瓷研究所做过瓷雕,侯一民也在邯郸做过陶艺,吴作人在湖南绘过瓷盘。海外留学生曾经在许多瓷区实习,多留有陶艺作品。这些信息均是收藏家应该掌握的,也是可以收藏的稀少之物。

以上是“拓宽当代陶瓷收藏的视野”的全部内容,本站系口粮站,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及用户投稿,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敬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

当代瓷器收藏的要诀

现代艺术瓷初步被海外保藏家注重,保藏家和陶瓷爱好者初步注意到,现代艺术瓷也是个不容忽视的新的保藏抢手。

中国现当代艺术陶瓷之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陶瓷收藏整体已经迎来一个富有冲击和挑战的时代。艺术家在激烈的竞争中提高自己,藏家和投资人的眼光也越来越专业。

当代艺术瓷器收藏十年涨十倍

景德镇现当代大师作品的市场价,十年中至少涨了10多倍,一些精品瓷器每年涨幅都会高达80%,也难怪专家们纷纷建言:收藏当代瓷应当瞄准“大师”之作。

奇葩瓷器:现代瓷器的收藏

由于瓷器的价格一再走高,收藏的门槛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少投资和收藏的人将目光转向了当代名人瓷。

拓宽当代陶瓷收藏的视野

当代陶瓷收藏的内容丰富,收藏者可根据兴趣爱好和经济实力,选择不同的品种。阳春白雪难免曲高和寡,下里巴人未必没有高雅情趣。根据我了解的情况,介绍些经验,供收藏爱好者

现代艺术瓷收藏的注意事项及方法

现代艺术瓷开始被海外收藏家关注,收藏家和陶瓷爱好者开始注意到,现代艺术瓷也是个不容忽视的新的收藏热点。接下来说说现代艺术瓷收藏的注意事项及方法。

现代中青年工艺美术师瓷器成收藏热点

近两年市面上的古瓷越来越少,好的官窑作品也是一件难求,瓷器收藏的火热推动了仿制瓷器的火爆,一些不良的商家可谓是用心良苦,在瓷器以假乱真方面卯足了劲。现在的市场上已

现代艺术瓷器选购方法

现代那些有眼光的瓷器收藏爱好者,把目光投向现代艺术瓷器,这既可作为一种艺术欣赏,另外又可作为一种投资收藏。

下一篇文章
电话/微信:136-5798-8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