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鱼纹瓷器装饰研究

  鱼纹是陶瓷装饰的传统纹饰之一,它历史悠久,早在西安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彩陶中即已出现。明清时期的鱼纹瓷器种类繁多,最为引人注目。本文以《中国出土瓷器大全》收录的鱼纹瓷器为样本,对明清时期的鱼纹瓷器装饰纹样、技法进行梳理归纳,为明清瓷器的断代提供一定依据。

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碗
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碗

  1、明代出土鱼纹瓷器分析

  明代鱼纹瓷器种类丰富,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其中尤以青花鱼纹瓷器最具特色。

  永乐、宣德时期,瓷器胎、釉讲究,也更加精细,这两代也被誉为青花瓷器史上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瓷器的制作装饰风格有一个比较大的改变,由元代以及明初的厚重、雄健转向了清新的风格。永乐、宣德时期的官窑青花瓷器所用的青料主要是进口的苏麻离青,因而鱼纹的色彩呈现出色调幽深艳丽的特点,用手抚摸有凹凸不平之感。

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碗局部
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碗局部

  成化、弘治和正德这三朝的官窑青花瓷器则是进口青料和国产青料杂用,因而鱼纹的色彩呈现色明而倒透的特点,装饰风格更趋向轻松、愉快。弘治时期的鱼纹青花瓷器的装饰风格是成化青花瓷器的延续,器物以盘、碗为主,所用青料主要是平等青,绘画线条比成化时期更为纤细柔和,画面格局更为疏朗,空间留白较多。正德时期则与前两朝不同,鱼纹装饰载体比较多样,并且大型器物增多。不同于之前的瓷器中鱼纹位置相对固定的情况,正德之后的青花瓷器中盘与碗的外壁、盖罐的盖子等都能成为鱼纹的装饰点。

  嘉靖、万历两朝,鱼藻纹装饰在瓷器上更加普遍,它由前期的单画一条鲫鱼演变为画鲫、鲤、鲭等多种鱼种,在瓶、罐、盘、碗的四面各画一鱼,鱼体肥大,互相对称,中间衬以浮萍、水草、莲花等纹饰。

  明代官窑青花瓷器上的鱼纹风格工整细腻,重在工笔画法;民窑青花鱼纹瓷器风格则自由奔放,大多用写意。明代存世鱼纹青花瓷与元代相比,增添了盖罐、尊、洗等器形,种类和数量都更加丰富,但从体量上来说,却普遍要比同类元代青花瓷器小。

清康熙五彩鱼藻纹盘
清康熙五彩鱼藻纹盘

  2、清代出土鱼纹瓷器分析

  清代是中国瓷器的大成时期,鱼纹瓷器亦不例外。康熙时期蓝彩烧成色调的浓艳程度超过青花,黑彩有黑漆的光泽,衬托在五彩的鱼纹装饰画面中,更加强了鱼纹装饰绘画的效果。粉彩是这一时期出现的一种新的瓷器装饰技法。雍正时期,斗彩从纹饰布局到色彩配合以及填彩的工整,比明代又前进了一步。乾隆朝是康熙和雍正朝的大集合,由于西方釉料、工艺、装饰等的传入,这一时期的瓷器又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特点,如粉彩、斗彩的大量应用,描金粉、珐琅瓷器的盛行。

  由于烧造技术的不断提高、成熟以及珐琅彩、粉彩的出现,也使瓷器上的鱼纹装饰更加“多彩”,表现手法日益多样化,鱼纹装饰的构图不再固定化、视器化。这一时期,鱼纹在瓷器上的装饰组合更加丰富,常见的有鱼纹、鱼龙纹、鱼藻纹、鱼水纹,具有吉祥寓意的八宝纹中也有鱼纹出现。所绘鱼纹具有很强的写实特征,气韵生动,鱼纹也不同于元、明时期的肥硕、夸张,表现出收敛含蓄、细腻入微的特点。且珐琅彩、开光等相继融入鱼纹装饰技法中,推动了鱼纹装饰的进一步发展。

  3、明清出土瓷器鱼纹装饰特征

  通过对《中国出土瓷器大全》收录的鱼纹瓷器样本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每个时代鱼纹装饰的大体特征。元以后,特别是明清时期,主要以彩瓷为主要装饰手法,鱼纹装饰完全以彩绘为主,其他几种装饰技法逐渐丧失,通过色彩来呈现瓷器的美与生活气息。

  3.1 彩绘鱼纹装饰技法的大成

  彩绘是在瓷器表面直接绘画的一种技法。彩绘技法发展到明清时期已日渐成熟,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珐琅彩在明清之际均大放异彩,且有所突破和创新,为中国瓷器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也使鱼纹装饰在色彩上呈现风格多样的特点。

  3.2 鱼纹构图日渐吉祥化

  宋元之后,理学日渐兴盛,纹样的意识形态色彩在这一时期也逐渐形成,社会上形成了一套固有的价值文化观念,人们的审美也日渐形成,这些也自然地反映到了鱼纹装饰题材中,可以说这一时期的装饰纹样几乎“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例如,瓷器上画满金鱼,寓意为“金玉满堂”;将鲶鱼与莲一起构图,寓意为“连年有余”;“鳜”谐音为“贵”,寓意“富贵有余”;将双鱼绘于水藻中,象征夫妻恩爱;鱼藻纹盘内有鱼及水波纹样,寓意为“如鱼得水”;“鲤鱼跳龙门”亦称“过墙鱼”,表达了中举、升迁等飞黄腾达之意;“鲤”谐音“利”,“鲤鱼”意为“利余”,寓意为“得利有余”;还有“渔网”寓为“往往得利”;鱼和藻放在一起,寓为“早早有余”,象征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江山永固;“鳍”谐音“清”,鳍与莲绘在一起,意为“清廉有余”,既有政治诉求,又有文化内涵。

  3.3 鱼纹日渐写实化

  鱼纹日渐写实化是与当时装饰技法的发展直接相关的,明清之际瓷器的装饰技法已经以彩绘技法为主,这就为鱼纹生动、形象的展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人们对鱼纹的审美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鱼纹自然而然地就日渐写实化,写实的鱼纹可以让人们达到一种尚鱼之感。

  明清之际,鱼纹装饰更加多元,鱼鳞、鱼鳍更加自然生动,鱼形也多样。明清时期在写实的同时,也大量地使用了开光图案装饰的风格。如清乾隆雨霁青描金粉彩游鱼转心瓶,鱼纹绘制于瓶内的开光之处,形式颇为自然,衬托于开光外的规整图案,十分惹人注目,鱼的构图也是十分写实,给器物增添了几分灵动、高雅的气息。

  4、结论

  明清之际,彩绘技法大成,并有突破性的发展。明朝时,由前期单画一条鲫鱼演变到鲭、鳇、鲑鱼等多类鱼种。鱼体肥大,讲究对称,画法细腻,用色明艳、装饰性强;清釉彩更加丰富,鱼水、鱼龙、鱼莲、鱼藻和八宝纹之一的鱼纹是这一时期的五种主要鱼纹构图组合题材。鱼龙纹在清代比较盛行,其中青花海水鱼龙纹比较经典。明清时期,鱼纹装饰整体看起来更加多元,鱼鳞、鱼鳍更加自然生动,鱼形也多样,纹饰配合也更加密切,同时斗彩、开光、珐琅彩等技法得到广泛应用,鱼纹构图日渐吉祥化且日渐写实,构图讲究,几乎“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这一时期,金鱼经过人工培育已分成了四尾。明清两代是中国瓷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同时也是瓷器发展的一个转折时期。从历史上看,随着清王朝的国力下降,从清道光年间开始,瓷器由高峰逐渐走向衰落,鱼纹瓷器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大大不如之前。但不可忽视,鱼纹作为一种中国工艺装饰内容被使用了几千年。

以上是“明清鱼纹瓷器装饰研究”的全部内容,本站系口粮站,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及用户投稿,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敬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

景德镇陶瓷产业和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一带一路是中国国家级顶级战略,旨在利用中国传统两条丝綢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写作共同发展的旗帜,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周边国家的共同发展。

瓷器史的重要瞬间

以一种优美器物即瓷器作为中国的英文国名,既是瓷器的骄傲,也是中国的自豪。如此说来,瓷器,作为中华民族千年以来的代表符号,就该重归辉煌。

景德镇粉彩瓷工艺中的料性

粉彩瓷,景德镇传统四大名瓷之一。以“珠明料”在瓷胎上面勾勒图案的轮廓,再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然后将粉彩颜料施于白色的底子之上。

如何买到合适的陶瓷家居工艺品?

为了契合现代家居的风格,做到了尽善尽美的风格。雅道陶瓷家居工艺品质量上是一个有保障的品牌,所以作为家居装饰品来说,是消费者的一个很好的选择。

古彩装饰中线艺术的应用

本文分析了古彩在发展中的特点,论述了古彩绘画中线条的设计运用,使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中国陶瓷釉上彩绘中古彩所表现出的魅力。

王大凡瓷板画鉴赏

王大凡教师以其孜孜不倦的寻求,寓艺于道,终为我国瓷板画一代宗师,在世界史上又一次写下了我国的浓墨重彩。

下一篇文章
电话/微信:136-5798-8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