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道陶瓷:陶瓷工艺传与承的辩证关系

  在陶瓷工艺漫长的演化进程中,自然而然地触及到今人常挂嘴边的——传承。传承什么?如何传承?本文立足当代,探索古代,试图进一步探析陶瓷工艺在传与承过程中的辩证关系。

景德镇陶瓷工艺

  一、陶瓷工艺的情感表达及重要性

  陶瓷工艺看似简单,其实繁复多元,撇开拉坯、利坯等常常听到的,还有许多程序和讲究。它与造型、装饰有所区别,没有那样直接的表达,相对而言更为间接而需要深入品味。如果把造型、装饰等比作雄伟的大厦,那么工艺则是支撑的框架、基石。实际上,和许多手工业一样,制瓷工艺的工具也较为简单,主要还是依靠双手操作完成。而恰恰是因为这种简单,工匠们不得不明确地用感官触碰材料,清楚地了解制作的方法,及时弥补不足之处。所以,制作主体在制作之时,不论直觉还是不自觉地,就将情感和喜好融入到了瓷器之中。

  再拿建筑来比喻,如果说材料(砖瓦、水泥)是构成楼宇(生活住所)的物质基础,那么工艺则是将材料转化为楼宇的手段。在陶瓷上,泥土与水便是材料,陶瓷成品则是生活所需品。客观主体(人)在生产陶瓷的过程中,通过所具有的技艺将泥土制作成可用的物件,水缸或碗碟,而这个可用的物件在寄予物质功能的同时,也赋予了情感、审美以及文化。这一点上,又与楼宇的真正施工者有所不同。

  因此,我们可以说,陶瓷在制作的过程中,工艺不仅仅是实现器物可以“使用”的过程,也是以此为媒,将泥土(客观的材料)与思想(主观的精神)合二为一的过程。在这个多元的过程中,不管是造型、装饰还是材料和窑火都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我们可以打个更直观的比喻,陶瓷的生产就像母亲擀的饺子,美观可口,但更重要的是包含的那份情感,这是独一无二的。它的制作过程不同于机械地加工生产……因此可以说,陶瓷艺人既是母亲这样的工作者,又是投入情感的艺术创作者。

  可见,陶瓷工艺在整个创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它是历史的产物,既有传承也有改变,补充和修正从未间断,以达到逐步提高、更趋完善。直到如今,在现代化工业生产陶瓷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不少产瓷区仍然保留着独特的传统工艺,成为其特点和特长。其中景德镇制瓷工艺可谓其中典型。

  据目前的考古发现,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中重要的成型工序在宋代初步建立,瓷业内部分工日益细化,普遍采用拉坯、印坯、利坯、修足、蘸釉、荡釉等技艺制作瓷坯,再采用匣钵仰烧、垫钵覆烧、支圈覆烧等技法进行装烧。在元代时期,景德镇的工匠们创造了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法”,以及举世闻名的青花釉下彩绘工艺。到了明、清两代,景德镇的制瓷业再度发展,手工制瓷技艺的体系基本完善,形成了以七十二道工序(非常精细的分工)为主的工艺体系(《天工开物》载: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景德镇陶瓷工艺

  二、瓷业传承方式的历史演变

  严格来说,工艺应是伴随其载体的诞生而出现的。陶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烧造原始的陶器,那么其工艺应是同等长度。在这漫长的历史演化进程中,自然而然地触及到今人常挂嘴边的——传承。不过这个过程并不有史可查、有文可考,于是就有类似疑问:匠人作为工艺的灵魂主体,是如何将技艺流传下来的?它又有着哪些历史改变?

  《管子?小匡》载:“工之子常为工。”这足以说明在中国古代,大部分生产技艺的流传,多数都是父传子的方式。在手工业占主导地位的时代,陶瓷业秉承着“世袭”制,乃至到今天的社会,仍然有不少陶瓷艺人将技艺视为传家之宝。以景德镇的配釉为例,一个釉料世家的珍贵配方(如金沙釉、茄皮紫等)是绝不外传的,而且只传男不传女,哪怕带入坟墓均恪守如此规制,这在现今都有着鲜活的例证。其实归根结底,这与长期的封建社会生养民俗是有很大关系的,传宗接代并无过非。这种主流的瓷业传承方式,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并在当今仍有体现。

  封建时代,随着资本主义的发端,匠籍户和工役制解体,劳动力出现了本质的改变,工场手工业开始出现与风行。在工场手工业市场中,为了追求利润,家庭结构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从而作坊主开始带徒授艺。就这样,技艺传承的方式开始演变,父子世袭制向师徒传艺转变。另外,在作坊之间,又按照工种或地域形成了行帮体系,各行帮间有排他性和各种限制,但总体来说,比家族世袭制扩大了技艺流传的范围。

  历史的车轮行至19世纪,“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但废科举、引进科技、兴办学校等却在民间得到认可。资本主义对封建经济基础的作用是彻底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给中国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提供了更多可能。手工陶瓷制作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随之转变生产方式,否则无法生存。而生产方式的转变又引发了技艺传承方式的的改变,即陶瓷教育模式的历史性变革——学堂的诞生,以当今著名的景德镇陶瓷大学前身“中国陶业学堂”为典型,规模与性质都有着根本性演变。

  新中国成立后,陶瓷教育更是飞速发展,尤其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分水岭,无论是从办学体制与形式,还是专业设置内容、办学规模和师资情况,都达到空前规模。

景德镇陶瓷工艺

  三、陶瓷工艺传与承的辩证关系

  陶瓷工艺传承的方式见证了世事变迁,而传承什么、为何传承则更显所属时代的风土人情。今人对于传承,尤其在艺术方面,往往会将其与发展、创新联系起来,以表明事物的可持续性。然而,有学者认为“传承”应分开释义,承在前而传在后,所谓承前启后,它本身就有着延续、发展之意。但从另一层面上看,传在前承在后同样解释得通,前朝的传给后代,后代承接前朝,并无不妥。二者的分歧在于,所处时间上的定位不同,是先由前朝传、后代接还是先承接再传于后代。

  但不论前后占位,“传”或者“承”都有其继承、选择与开拓性,我们应辩证地看待它们。

  随着工业的发展,陶瓷工业产品走进人们生活,带来许多便利。但工业陶瓷加工的严格、精准,主要表现的是物理实用与数字性,在某种层面上存在着机械的冷漠感,与传统工艺制作的陶瓷器物相比,缺少应有的人情味。仍然是妈妈擀的饺子,相比而言,速冻水饺就缺少人性的温暖。故而今天的人们,仍然愿意选择更为怀旧的传统陶瓷器具,因为它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还饱含着人文关怀和文化价值。

  有不少人议论,传承是否应摒弃落后的部分?教授杨永善在这个问题上认为:“从工艺美术发展史来认识,陶瓷传统工艺不存在落后的问题,只存在一种技术方式的差别。”

  的确,回顾历史可以发现,新石器时代陶器的泥条盘筑成型方法至今仍然沿用,并被众多陶艺家所接受。博士、新生代陶艺家解晓明就常常使用泥条盘筑来制作现代陶艺,并获得一致认可与好评。其原因即是,这种比较简便而且容易掌握的方法,对许多造型有很强的适应性和表现力,并无滞后之感。

  由此可见,人文精神与技艺方法,便是传统陶瓷工艺传承的意义所在,体现了为何而“承”与“承”什么。那么前面提到,传承本身有着流传、发展的含义,“传”又该作何理解呢?实际上,二者并无具体分界,并伴随而生、相互促进,“承”的具象或抽象的精神内核,同样也是“传”的内容与意义。只不过差异在于,它们根据所处时代环境的不同,以及承上还是启下的对象的不同,所产生的选择、演变也有不同。用较为通俗的语言概括,就类似于“笔墨当随时代”了。传、承,不是简单的取消,也不是完全照搬,更不是不同领域间生硬地移植。保护、研究、吸收、创新,围绕着传承的课题,永远存在诸多疑虑与思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陶瓷在发展史中,传承技艺尤为重要,其方式也在不断改变。而传什么与承什么都曾考验着后辈,传与承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并没有明显区分,本来就是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本文,我们在当代的陶瓷艺术实践中,应当明白工艺的可贵与其选择性。我们传承下来的,应当像泥条盘筑一般隽永而富有生命力,无关时间远近。

以上是“雅道陶瓷:陶瓷工艺传与承的辩证关系”的全部内容,本站系口粮站,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及用户投稿,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敬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

雅道陶瓷:陶瓷工艺传与承的辩证关系

在陶瓷工艺漫长的演化进程中,自然而然地触及到今人常挂嘴边的——传承。传承什么?如何传承?本文立足当代,探索古代,试图进一步探析陶瓷工艺在传与承过程中的辩证关系。​

青花瓷纹饰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只要接触到商品,就会看到商品的包装。一个商品质量的好坏,包装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的是青花瓷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无铅陶瓷餐具的表面釉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无铅陶瓷餐具的表面釉料,该釉料用于直接施在陶瓷餐具坯体表面,其特征在于,该釉料各组分按下列重量配比组成:15~30份中温无铅熔块、20~25份钾钠长石、15~20份石英、10~

陶瓷窑炉有哪些种类?

窑炉:是用耐火材料砌成的用以烧成制品的设备,是陶艺成型中的必备设施。 它从原始社会的露天堆烧、挖坑筑烧到馒头状升焰圆窑、半倒焰马蹄形窑、半坡龙窑、鸭蛋形窑,发展到现

景德镇传统陶瓷工艺研究

陶瓷工艺在华夏文明的进程中多次担任过重要角色,留下的传世佳品是构成中华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形态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陶瓷雕塑的发展与创新

在陶瓷雕塑的发展方面,我觉得还是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做市场导向型陶瓷,景德镇陶瓷闻名天下可是销售量却抵不上佛山浙江的四分之一。

下一篇文章
电话/微信:136-5798-8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