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1工程:水点桃花诞生始末

  “7501工程”,即毛泽东主席专用瓷,现已闻名于世。海内外收藏家不惜重金收购毛泽东用瓷,并以此为荣。这朵当代陶瓷精品中的奇葩,越来越被世人公认。但是真正了解“750l工程”具体情况的人甚少。虽然有些报刊曾登过这方面的文章,但其中有的内容不详,有的是道听途说。《中国陶瓷》杂志2003年,特约请当年“7501工程”项目总负责人、轻工部陶瓷研究所副所长杨火印同志,以其亲身经历写了一篇文章,对“750l工程”作了详细介绍。

7501专用瓷盖碗
7501专用瓷盖碗

  1.何谓“750l工程”

  “7501工程”,是在“文革”后期中央办公厅下达给我所专为毛泽东主席研制生活用瓷的一项特殊政治任务。而我所接此任务后相当重视,把它当作当年的头等大事来抓。其时正值1975年,就把这一任务称为“7501工程”,并把“毛主席用瓷”称之为“750l工程”瓷器。记得任务完成后,为了保密,我所不但未作项目研制报告,就连当年的年度工作总结也只字不提,因而外界一直不知道此事。

  现在,时隔20多年,事情终于传开了,再保密下去也是没有必要的了,何况这批瓷器已经获得了人们崇高的赞美和厚爱!

  为使海内外的收藏家和“毛主席用瓷”的爱好者全面了解“7501工程”的来龙去脉,作为该工程的项目总负责人,有必要比较详尽地介绍有关研制情况。

  2.中央下达特殊任务

  记得在“文革”后期的1975年初夏,景德镇市委副书记兼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党委书记李可时,陪同江西省公安厅副厅长兼保卫处处长黄金荣来到我所,亲自布置特殊政治任务。我所党委书记汤伯衡、所长方综、副所长杨火印、罗慧蓉参加了接待。黄金荣说:我受省委黄知真副书记委托,前来你市,交给你们所一项特殊的政治任务。要求你们为我国伟大的政治家、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军事家、伟大的诗人(是谁不能讲)研制生产一批生活用瓷。湖南已生产了一批以红苹果、红辣椒为主题画面的釉下彩瓷器样品送到北京,看后不太满意。当时正好江西省委副书记黄知真也在北京开会,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通过黄知真,要其安排在景德镇再生产一批“毛主席用瓷”。经我们在景德镇各瓷厂调查研究,你们所技术基础好,地处东郊便于保密。因此,决定由你们来完成此项任务。你们要依据四个伟大来设计造形和花面,要前所未有,做成当今世界第一流的瓷器,或是超一流的瓷器。这次任务完成后,不许有同样产品出现,未被选上的瓷器要全部销毁。不许过问餐具的使用人是谁?你们要尽快地行动起来。要求3个月时间完成任务。

  任务传达后,我所请求省里拨给15万—20万元生产经费。黄金荣说:“没问题。省里给些,市里集些。”但后实际只有3.5万元资金到位。与此同时,我所还请求省里调拨一些上好的原料。省委也满足了我们的要求,安排抚州地委提供了10吨特好的滑石子。在时间上,所领导认为3个月时间是绝对完不成任务的,因此要求半年完成。后报黄金荣,但后只同意5个月。任务就算这样定了。

  3.确定项目负责人

  省委和市委选定我所完成此项任务是有道理的。因为第一,我所的技术力量、艺术力量和手工制作力量雄厚,三者配套成龙。第二,我所早在50年代建所初期就集中力量试验研究,恢复总结了数十种由于战火而导致失传或濒临失传的名贵品种和技法。第三,我所在提高景德镇日用陶瓷产品质量方面做过大量基础性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制瓷经验。第四,我所经常接受外交部礼品瓷、驻外使馆用瓷和中央其它高档用瓷的订货任务,其研制和创作的作品精美、技艺精湛,售价也高。以上这些都为完成“毛主席用瓷”研制生产任务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所领导班子统一思想,增强了信心,认为一定能够圆满完成此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当确定“7501工程”总负责人时,党委考虑再三,后方所长提议由我来担当此任。因为一是我年轻;二是我管过生产,熟悉陶瓷生产的各道工序;三是对所里各方面情况了解。我当时说,我是管行政的副所长,又不是管业务的,轮上轮下也轮不到我头上。党委书记汤伯衡说:“既然方所长要你负责,你就干吧,我和方所长都会大力支持你的。”我看到两位领导都要我来负责此项任务,当时就答应了。既然人家信任我,虽然担子很重,也就走马上任了。

  4.确定工艺路线

  全所开过动员大会后,我立即召集技术室主任蔡昌书、艺术室主任汪桂英、计划室副主任郑可敦和实验工厂党支部书记黄万正等中层领导,商讨“750l工程”的工艺路线。与会者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走高白釉路线是上策。因为第一,景德镇瓷器的一大特点是白里泛青,素以“白如玉”著称;第二,我所在提高日用瓷胎、釉白度方面做过大量试验研究工作,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数据;第三,我所现有一批技术过硬的手工制作高白釉瓷的配套师傅和在全市有名的艺术创作人员;第四,高白釉瓷器洁白如玉,给人一种高雅纯洁之感,它与毛泽东主席在人们心中的敬仰之情相吻合。

  方案初定后,我立即向汤书记和方所长作了汇报。汤书记听后,认为此事重大,决定召开党委会来讨论。会上,我汇报了走高白釉路线的方案,大家认为,切实可行,因而获得了一致通过。

  5.设计造形和花面

  好的日用瓷器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与工艺路线确定的同时,艺术室主任汪桂英也召开了艺术室全体人员会议,商讨“7501”瓷器的造形和花面设计问题(当时上级要求釉上釉下各一套)。会议决定:1.器型设计由汪桂英和李雨苍负责;2.釉上花面设计由釉上一组和二组负责;3.釉下花面由釉下组负责设计。会后,各组都在抓紧时间搞设计。

  汪桂英和李雨苍在造形设计中决定以端庄大方的明朝正德官窑瓷器的器型为蓝本,考虑到毛主席很忙,又喜欢看书,常常忘了吃饭,饭菜易凉,所以为所有的碗碟都设计了盖子。其它品种也进行了提炼和改进。例如酒杯全部采用釉脚,品锅双耳接口沿(是方综所长提议的,但一般接口沿在下方,以便于成型和烧炼)。

  在釉上花面设计中,釉上一组和二组人员在讨论花面设计时曾提出多种方案,后决定采用刘平和徐亚凤设计的水点桃花花面。水点桃花是刘平之父、我所已故的陶瓷美术家刘雨岑先生创造的一种装饰技法。刘雨岑是“珠山八友”中年轻的,他对陶瓷美术的贡献除“黑叶描金”外,还创造了一种“水点粉彩”装饰技法。此技法许多人曾试验过,但效果都不佳,经他反复摸索,终于获得成功。他以此技法创作的“水点桃花”作品,以其清新丽雅的艺术效果深受人们喜爱。这次用到了“毛主席用瓷”上,使日用陶瓷更加精美,达到上级的要求。

7501水点桃花酒具
7501水点桃花酒具

  釉下花面设计采取集思广益的方法,釉下组全体人员每人一稿。对比之下,终选中了工人出身的彭兆贤直接在坯上设计的红梅图稿。梅花是毛主席喜爱的一种花卉,据说毛主席生前用的餐具和茶具,其图案也多为梅花。为使梅花图案效果更佳,在釉下组人员的帮助改进下,折枝梅旁加了几片青翠的竹叶,梅干也分出了层次,这样使人感觉更加艳丽,也符合“四个伟大”的创作精神。

  造形、釉上釉下图案设计好后,获得了所党委的一致通过,设计任务就算完成了。

  6.确定坯釉配方

  工艺路线确定了,造形花面也定了,下一步该集中力量抓原料和坯釉配方了。为此,我在所党委会上提议由坯釉方面的行家、技术室主任蔡昌书进驻实验工厂原料车间当技术小组组长,此建议获得了与会者的一致赞同。会后,蔡昌书立即带卢瑞清、李国镇和郑国良三位专家到了原料车间,着手研究高白釉瓷的坯釉配方。

  在省委的支持下,10吨上好的抚州滑石子已经到位,它是这次政治任务的主要原料和基本保证。所谓抚州滑石子,实际上是一种质地较纯的优质高岭土,因其表面具有滑感,所以当地农民称之为滑石子。抚州滑石子产于江西省抚州地区的临川县境内,所以有人又称临川高岭土。早在1955年,当地农民就开采此矿支援景德镇的陶瓷生产,证明它是一种可烧制高档瓷器的好原料。这回省委专为我所调集了10吨精矿赶制“毛主席用瓷”,可谓好钢用到了刀刃上。

  7.狠抓坯釉料制备

  技术和艺术研究完成后,该工人师傅生产制作了。于是,我立即组织各方力量抓生产。按景德镇陶瓷生产“坐原料”、“带成型”、“抓烧炼”的传统规律,我首先将重点放在了坯釉料制备这个龙头上。我与原料车间技术小组研究,确定高白釉料进球磨机后,实际球磨时间为80—86小时(因当时电力紧张,经常停电,所以只能定实际球磨时间)。球磨好的釉料过3次万孔筛,过3次除铁器。坯料实际球磨时间为60—66小时,然后过3次180目筛,过3次除铁器。为增加可塑性,便于成型,原料要求陈腐10—15天。

  原料车间除蔡昌书等4人技术小组抓技术外,我安排了李龙生、江卓辑、洪厚秀、邹礼生4位骨干师傅搞生产。他们接受任务后,开始打响了生产第一炮。而且一直进行得很顺利。但当成型车间全面开工后,由于原料用量大,出现了供不应求现象,结果陈腐时间只好越缩越短。

  8.成型全面开工

  这次“750l”瓷器的成型,我们全部采用手工制作,以示珍贵,因而动员了成型车间的全部能工巧匠,共42人参加。

  成型车间是日用陶瓷生产中工序多的一个车间,以手工制作为例,仅大的工序就有拉坯、利坯、烘坯、上釉、锒接和装坯,小的工序就更多。日用陶瓷的品种不同,其制作工序也不同。一般盘、碟、碗等圆形对称的产品则大多采用手工拉坯,所以称为圆器。而造形比较复杂且又不对称的异形产品则采用注浆的方法成型,如花瓶、茶杯、异形器形等,所以称为琢器。这次“7501”瓷器的品种很多(大约有30多个品种,有的品种还由多个部件组成。所以每位工人师傅分工也不同。这些工人师傅都各有其一套手工制作本领,当任务下达后,他们就各就各位,发挥各自的长处,做坯的做坯、利坯的利坯、注浆的注浆、施釉的施釉、烘坯的烘坯、锒接的锒接,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好一派热闹场面。

  这次生产任务与往常不同,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为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主席生产专用瓷器,在那个年代里,个个都情绪激昂。为了抓紧时间赶任务,许多人都主动加班加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这次“7501”瓷器要求是半薄胎。罗梅生是圆器利坯师傅,他和做模型的张阳春师傅悄悄商量,要将九寸和合器利得比历史很好的脱胎器还要轻半两。这对利坯师傅来说,谈何容易。但终在罗梅生的高超技艺下,还是做到了盖子335克,底子420克。不简单啊!当时罗师傅有肺病肾病,但他硬是坚持到任务完成后才去看病。住院后由于病情恶化,不久就离开人世。

  文具的手枕是“7501”瓷器中难成型的品种之一。它是将泥条拍打成泥板再修削而成的。可是,高白釉泥的可塑性差,泥板在干燥过程中会开裂。怎么办?负责手枕制作的陈细涛师傅想尽了办法,甚至将整段泥条阴至半干,再一点一点地修削成手枕,结果坯体照样开裂。后只好还是采用老办法,百里挑一,才烧成几只交货的手枕。任务完成后,陈师傅也消瘦了许多。

  在“毛主席用瓷”中,烟具中有只烟灰缸是异型的,很好看。是李鸣凤师傅自行设计自行制作的。她说,烟灰缸为什么非要设计成圆形的,我要看看其它形状的怎么样?让毛主席看了有一种新颖感。李师傅想得真周到啊!

  9.经受火的考验

  有人说,陶瓷艺术是火的艺术,这话一点不假。因为陶瓷产品不管你制作得再好,后都要经受火的烧炼,使它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辉。

  这次“7501”瓷器在成型师傅们夜以继日的赶制下,很快就集中到了一定数量的坯子,并马上装坯给了烧炼车间。在烧炼车间,我组织了余叨才、杨永和、欧阳孔发、赖福生、吴松义、刘祖章、丁木庆、吴枝荣、周义和孙宝龙等10位师傅进行装匣满窑烧成。

  这次烧成中的大问题是匣钵,因为“750l”瓷器的烧成温度定为1390-1400℃,而当时景德镇还没有能耐如此高温的匣钵。于是,所里一方面布置技术室耐火材料组进行攻关,另一方面安排卢明正师傅到景德镇匣钵厂定做高铝匣钵。此匣钵要在原配方中增加15%的氧化铝。匣钵厂按照我们的要求做,结果匣钵成型时开裂现象很严重,该厂不愿干。没办法,我只好求助于市委副书记兼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党委书记李可时。李书记立即打电话给该厂领导说,这是中央的特殊政治任务要陶研所完成,你们一定要按陶研所的要求去做,谁不同意谁负责,不许打折扣。匣钵厂领导听到这是死命令,于是同意继续为我所提供调整配方后的高铝匣钵。

  匣钵有了,但在烧成过程中依然耐不了1390℃以上的高温。当窑内温度升到1370℃,加煤时因有冷风渗入,匣柱就有些晃动。烧到1380℃,只有快速加煤快速关炉门,否则,靠近炉口的匣柱非倒不可,这对看火烧窑带来很大困难。尽管他们小心操作,但烧到1390℃,倒窑现象还是发生了,有时一窑瓷器大半都倒下。带班看火的余叨才师傅感到压力很大,心里非常着急,如果照此下去损失严重事小,完不成任务可就事大了,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一个办法来。每次开窑时我必到窑房帮助开窑。一进窑房,看到余师傅笑脸相迎,我就知道这一窑烧得还成功。如果进门只叫我一声杨所长,然后低头不说话,我知道这一窑又出事了。

  由于不断地有倒窑现象发生,烧窑师傅的压力不小。我知道他们已经尽了大的努力,高铝匣钵耐高温已经到了极限,所以一句话也没有批评他们。我一时心急,突然灵机一动:能不能将烧成温度降低些!?当时我想,按理说,1380℃烧熟瓷器是不成问题的,只是釉面玻化程度不大好,这样一来就会产生“猪毛孔”。但如果烧到1380℃再延长保温时间又将如何呢?我把我的想法与余师傅商量。余师傅来精神了,马上说,行!试一窑看看。当下一窑装好匣钵后,他们按照我的意见烧到1380℃,然后再延长一个小时的保温时间,熄火冷却后开窑一看,一根匣柱未倒,且瓷器釉面也很好。烧成问题终于解决了。真可谓是鲜血染红了红梅瓷。

  10.为“7501”瓷器梳妆打扮

  烧成问题解决后,白胎瓷器也有了一定的数量,于是我立即组织艺术人员来加彩。

  景德镇陶瓷彩绘一般分为釉上彩和釉下彩两大类。顾名思义,釉上彩是在成型上釉烧成后的白胎上加彩,然后再烤花;而釉下彩则是在成型后的坯体上作画,然后再上釉入窑烧成。前者不受胎体影响,只要是好的白胎,一般加彩烤花后即为正品。釉上彩烤花温度低(一般在700—800℃左右),因而成品率高,难度不大。而釉下彩则不同,它是彩料与坯釉料一起烧成的,其烧成温度要以坯体的烧成温度为准,南方一般都在1310—1350℃。釉下彩烧成后,如胎、釉和色面不管哪一方出现毛病,整体产品就报废,因而成品率低些,难度也相对大些。

  这次“7501”瓷器的任务是釉上和釉下都有。考虑到以上情况,所以我决定先抓釉上,取得经验后再布置釉下生产。为此,当白胎瓷器烧好后,我立即与艺术室主任汪桂英商量布置釉上彩绘。汪主任马上召集了17位艺术人员加彩。

  当釉上任务进行得很顺利时,则开始组织釉下加彩。釉下加彩是用成型后的坯体作画,而成型车间离艺术室有一段距离,来往运坯会造成破损,所以艺术人员干脆就都搬到成型车间主厂房上班。他们采取流水作业方法,即每人负责一部分。后来釉上人员完成任务后,也都加入釉下加彩的行列。当时正值炎热的夏天,厂房内只有两台吊扇,近30个人挤在一起,真够他们辛苦的。可他们为了赶任务,谁也没有一句怨言,有时还边做事边开开玩笑,以此抵消闷热和疲劳。

  在釉下彩制作中,有一种12公分碗需双面对花。所谓双面对花就是在碗外画什么,碗内也要画什么,而且碗内碗外要重叠一致,不能有丝毫位移。如果重叠不一致,烧后在光线下一照就会出现重影。由于釉下彩是在坯体上加彩,坯体不透明,所以很难对准位置,加彩时难度大。于是戴荣华和张彬两人想出了一个方法,即用小竹片做成三角架,固定到坯体上打墨线,然后再根据墨线来加彩,致使重影问题得以解决。双面对花12公分碗画的是芙蓉花,取毛主席诗词“芙蓉国里尽朝晖”之意,使瓷器赋予了诗意。

  11.组织颜料攻关

  在釉下瓷器生产中,由于釉下颜料出了问题,期间曾经组织技术人员攻关。

  事情是这样的。当釉上彩绘进行得很顺利后,我即与艺术室主任汪桂英商量布置釉下组艺术人员进行流水作业彩绘复制工作,凑满16立方小煤窑瓷器后,即组织满窑烧炼。釉下彩的烧成温度依然按釉上白胎一样,烧成进行得很顺利。冷却后第二天开窑。当第一只匣钵端出来,我看到烧成瓷器色泽红艳艳的,心里很高兴,以为釉下也过了关。当时参加开窑的人也都非常兴奋,认为釉下彩也烧制成功了。接着我们连忙布置第二窑生产。此时有人提议,拿几只给加彩的人看看,让他们也高兴高兴,我立即答应他。釉下组的艺术人员看后,也很兴奋。但不知是哪一位把瓷器拿到太阳光下仔细地去照看。这一照就发现了问题:整件瓷器都好,就是花面梅花上的红色花面有不少的小裂纹。现场查看其它的瓷器,结果只只一样。他们向我汇报此事,我一听麻烦还是来了。于是我与他们商量,釉下桃红是我所技术室颜料研究组提供的,以前使用从来没有出现过此种现象,不过也没有这样大批量的用过。是不是因为烧成温度过高,或者升温急了些。现在坯架上还有加过彩的坯子,再烧一窑看看。为防止万一,烧成再增加两个小时(氧化焰增加一个小时,还原焰增加一个小时)。实验工厂烧炼车间按此烧成曲线烧成后,毛病照样出在原处。我与釉下组的人商量,再买些湖南桃红,向景德镇瓷用化工厂转让一些西德桃红(西德颜料一直在国际上很有名气),但试验后依然如故。这下问题严重了,本所颜料不行,湖南颜料不行,就连西德颜料也不行,怎么办?

  在此情况下,我向党委书记汤伯衡和所长方综汇报了此事。汤书记听后觉得事关重大:立刻召开党委会讨论此事。后会议决定:1.釉下组在颜料问题没有解决前停止加彩;2.本所颜料组停止生产发裂的桃红颜料,桃红颜料的主要制作者进行总结;3.另组织一个过硬的攻关小组进行攻关。当时由计划室副主任郑可敦负责组织。颜料攻关小组接受任务后,立即在实验工厂的模型试验组的场地展开了分析研究和试验工作。经查找原因,原来是桃红颜料加彩烧成后,由于颜料、坯体和釉的膨胀系数差距大,结果导致了无论用何种颜料都会产生裂纹。解决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快研制一种能缩小颜料与坯釉膨胀系数的添加剂。他们查找国内外文献,结果无据可依。于是他们只有展开试验研究。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他们夜以继日地攻关,反复试验了数十个配方,历时一个半月,后终于试验成功了一种添加剂。这种添加剂加入本所试验的桃红颜料中,满足了与瓷器坯釉的适应性,使该颜料烧后色面呈色好,不再出现小裂纹。

  攻关完成后,生产又接着紧锣密鼓地进行,直至任务圆满完成。

  12.完不成任务要军法从事

  这次“7501”任务,由于釉下颜料出了问题,曾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夜以继日地攻关,釉下人员等了一个半月时间才得以恢复生产,加之高铝匣钵承受不了1390℃以上高温而频频倒窑,又损失了不少坯胎,而5个月时间的期限已经临近,可任务还没有完成。怎么办?解决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到南昌去请求再延长一段时间。我向汤书记和方所长汇报了此事,两位领导同意我的想法。于是由我和罗副所长一起赴省汇报请示。

  由于罗副所长是分管计划室工作的,一切对外联系均由她负责,因此她与黄副厅长比较熟悉。这次到南昌后,罗副所长向黄副厅长汇报“7501”的进展情况和已完成的品种数量,后请求黄副厅长延长些时间交任务。黄沉思了一下,突然问罗,“750l”谁负总责?罗用手指指我说:“所党委决定由杨火印副所长总负责。”黄转向我问:“是你负总责?”我回答说:“是的。是我负总责。”接着黄严肃地说:“只给你们20天时间,不许再延长了。杨火印同志,你再完不成任务是要军法从事的,知道这个利害关系吗?”(这是当时的原话。有些报纸说派解放军守门,由军代表实施军管等纯属误传)我心里想:你“官腔”会打,我是3个月都没有休息过一天,还要“军法从事”。

  我们赴南昌前估计再延长一个月时间就足够完成任务,黄提出延长20天,我们认为也差不多,因此就答应了。

  回所后,在全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不到20天就将全部品种数量补齐了。

  13.圆满完成任务

  这次“7501工程”从接受任务到圆满完成,除我所领导班子外,总共动员了127人参加此项工作,其中生产人员59人,艺术人员28人,技术人员20人,行政人员20人。

  在整个研制过程中,无论是各车间的工人师傅,还是彩绘的艺术人员,以及遇到问题需要攻关的技术人员,既紧张又愉快,加班加点从不计较,研制工作搞得红红火火。参加人员只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高质量地完成此项光荣的任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大约花了将近半年的时间,尽管中间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终还是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这次“7501”釉下彩瓷器共有34个品种。

  任务上交后,所党委认为我在这次“7501工程”任务中承受压力大,所长方综同志提出,在场的党委委员都同意,决定奖励我一套“7501”瓷器。当时我说:这次任务是在所党委领导下,由全所职工共同完成的,虽然担了担子,但为陶研所争了光,我也心满意足了,便婉言谢绝了奖励。有记者就此事问我后悔不后悔,因为照现在的市场价,少则200万元,多则500万元。我说:“过去就这么回事,‘7501’已成历史,历史无法改写。”任务完成后,由罗副所长打电话通知黄副厅长来景德镇提货,几天后黄厅长来到陶研所,由我和罗所长还有计划室的人陪同到瓷器仓库,黄万凯、石年令同志指着满地的“7501”瓷器说:黄厅长你订的瓷器我们全部都完成了,请你挑选。

  黄厅长看到满地的瓷器说:我没有想到你们能研制出这么精美的瓷器,体现了“四个伟大”的诗情画意,瓷器如玉白,虽然我是外行,但我感觉到你所的产品大大超过了湖南的瓷器,是中国当今一流的,这些瓷器送上去,用它的人肯定会满意。由于品种太多,考虑到使用人节俭的品德,后黄厅长确定“7501”釉下红梅餐具5套,每套47件。釉上彩水点桃花餐具,按98件头配套,共造6套餐具。

  14.“毛主席用瓷”放在何处

  1979年,湖南来了一位客人到我所参观。那天刚好由我负责接待。据陪同前来的景德镇市公安局领导介绍,这位客人是湖南省公安厅保卫处处长。与往常一样,我按惯例带他们到我所的陈列楼参观。参观时,他频频对我所研制的各种名贵瓷器赞不绝口。当他在展厅中央看见有红梅瓷器时问我:“红梅瓷是你们所生产的?”我回答说:“是我所研制成功的。”他说:“这些瓷器太精美了。”接着,颇有点神秘地小声问我:“你知道这些瓷器放在哪里吗?”我说可能都送到了北京。他摇摇头说,不完全是。我告诉你,这些瓷器放在3个地方:一个是北京的丰泽园;一个是我们湖南的滴水洞;还有一个是你们江西的“828工程”。听他这么一说。我才知道我所送上去的“7501”瓷器原来是存放3个地方备用。

  15.“7501”瓷器流入民间

  “7501工程”任务完成后,不知出于什么考虑,有关部门要求将其余未能送京的瓷器全部就地打碎,不得保留。据现任轻工业部陶瓷技术研究所艺术开发部主任黄万凯回忆说,当接到有关部门的这个指示后,参与生产和制作的人们大都表示不能理解。他们把这批陶瓷珍品视为景德镇的骄傲和至高无上的荣誉。在当时那个年代,荣誉感是生命的全部,是不能被打碎的。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陶研所党委决定,这批珍品陶瓷暂时封存。这一决定的决策者是当时所党委书记汤伯衡,或许也只有他敢于承担责任。这位老人不仅酷爱陶瓷艺术,同时还是一位早年参加革命、资历匪浅、德高望重的领导者。在那个“政治第一”的年代里,他敢于抗命不遵,充分说明了他的胆识。也正因为如此,一批中国陶瓷艺术的珍品才得以留给了这个世界。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人们自然想起了那批被封存的陶瓷珍品,出于对革命领袖的热爱和对过去荣誉的一种缅怀,陶研所党委又一次做出决定,将这批瓷器中的一部分不成套的分发给职工留作纪念。当时全所正式职工将近300人,每人按抽签方式各得一份,每份平均约10件左右。还有少部分,也以不成套的方式,只收取低廉的工本费送给一些关系单位珍藏。

  到了1992年,这批散落民间的陶瓷珍品引起了一位海外陶瓷商人的注意,他以一个精明商人的眼光,发现了这批陶瓷中所潜藏的巨大经济价值。他带着梦想和制定好的计划悄然到了景德镇。正是由于他的出现,这一件件散落民间的陶瓷珍品又出现了一次命运的转折。

  这位陶瓷商在景德镇安营扎寨之后,首先摸清了这批陶瓷珍品的大致生产数量及流失民间的情况,然后便开始了上门收购,以相对高的价格(据说当时1个茶杯5元钱),把一个个散件收购到手,前后1年左右的时间,这批散落民间的陶瓷珍品几乎被他收绝了。经过推算,流失的数量与收购到手的数量相差无几了。这时,这位精明的陶瓷商便胸有成竹地悄然消失了。

  随之而来的是他把“轰动效应”带到了新加坡。在那里,这位陶瓷商把收购来的散件按照原来的设计拼组成套,并在当地展出。然后借助当地媒体把这一套套陶瓷珍品炒得沸沸扬扬,火火爆爆。那位颇有心计的陶瓷商人不仅着实发了一笔大财,同时也使自己的身价大为提高。而景德镇陶研所的人们至1993年才获得了这一消息。但此时这批陶瓷珍品在景德镇民间已所剩无几,而陶研所里也只剩下100余件散件,已无法拼组出一套“中南海用瓷”了。现在,毛主席已远离我们而去,但值得安慰的是,我们为他老人家研制的“750l”瓷器,将流传后世,光彩永存!

  16.毛泽东丰泽园用瓷亮相北京

  为了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表达瓷都人民对毛主席丰功伟绩的缅怀,由景德镇市艺术精品陶瓷有限公司艺术人员,组织当年“750l工程”部分人员精心复制,首都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大型系列文艺活动组委会、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国家用瓷办公室共同监制的“毛主席丰泽园用瓷”,日前亮相北京。

  “毛主席丰泽园用瓷”,是按照闻名于世的“7501工程”,即毛泽东主席专用瓷而复制的。其中包括餐、茶、文具等共110件,限量发行500套。在毛泽东诞辰110周年的时候,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国家用瓷办公室将00l号“毛泽东丰泽园用瓷”,敬赠给毛主席纪念堂永久珍藏。

以上是“7501工程:水点桃花诞生始末”的全部内容,本站系口粮站,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及用户投稿,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敬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

没骨花鸟艺术之美“水点桃花”

粉彩“水点桃花”另一美那就是立意之美。透过一件优秀的粉彩“水点桃花”之作,可领略创作者以借物抒情来表达自身丰富的情感

7501工程:水点桃花诞生始末

“7501工程”,即毛泽东主席专用瓷,现已闻名于世。海内外收藏家不惜重金收购毛泽东用瓷,并以此为荣。这朵当代陶瓷精品中的奇葩,越来越被世人公认。

下一篇文章
电话/微信:136-5798-8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