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官窑瓷文化密码

  破译官窑瓷文化密码民间独立的收藏鉴赏家与官方的文博专家,鉴赏的姿态不同,评判的角度不同,对器物的思辨也不同。

  中国皇权专制社会已结束近百年,其皇权专制文化的产物,明清官窑彩瓷生产的历史,也己终结了近百年。首 先,我们必须肯定,明洪武二年起设立的宫廷御窑厂“景德镇官窑”,600年窑火烧出一部中国辉煌的明清宫廷 彩瓷史。其精美绝伦的器物、登峰造极的工艺,独步世界,为中国进一步赢得了“瓷器之国”的美誉。

  如今在国 际著名的苏富比、佳士得、纳高等艺术品拍卖会上,中国的明清官窑彩瓷接连创下一连串的千万元、亿元的拍卖成交天价,这是对中国明清官窑彩瓷工艺价值真实客观的肯定。但是,在中国明清官窑彩瓷诞生的600年内,有 谁对明清官窑彩瓷作过深刻的文化反思,作过尖锐的美学评判,作过一针见血的观念批评?在明清之际皇权专制社 会里,是没有一位士大夫敢冒着杀头之祸直言不讳的。明清之后,官窑瓷如深宫美女,一直受到宠爱,没有人直 面剖析“她们”的娇艳之美、病态之美、心灵之忧结。后庭花的神秘面纱保留至今,其实这也是封建皇权文化的 后遗症之一。

  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亡。1916年,在复辟的紧锣密鼓中,袁世凯命政事堂少卿参事杨度委派庶务司长郭葆 昌为陶务署监督,赴江西烧造“洪宪”帝号的御用瓷器。郭葆昌是景德镇御窑厂历史上后一任督陶官。他先督烧“居仁堂制”款瓷,未等“洪宪年制”款御瓷烧成,做了83天 皇帝的袁世凯便倒台了。

清乾隆粉地粉彩夔龙穿花纹盖碗
清乾隆粉地粉彩夔龙穿花纹盖碗

  清宫旧藏的明清官窑瓷器,除极少部分被溥仪带出宫外,极大部分被保存在1925年前后成立的故宫博物院内 。1949年前,国民党政府将部分精美宋瓷及明清官窑彩瓷运去台湾。2005年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成立80周年的电视 纪录片中,北京故宫博物院披露其共藏有150万余件历代艺术藏品,其中35万件是瓷器,且绝大部分是明清官窑瓷 器。

  对历代明清官窑彩瓷的美学评判,当年的话语权主要掌握在故宫博物院的古陶瓷专家手里。他们以鉴赏历代 及明清官窑彩瓷成名、成家、成功业。他们骨子里对皇权专制文化的产物—明清官窑彩瓷充满崇敬、崇拜的心理 。以他们仰望皇权文化的姿势,景仰明清官窑彩瓷的姿态,他们自然是极尽赞美讴歌之能事,不可能有半点批判意识,对明清官窑彩瓷作正反两方面的客观评判。

  北京故宫博物院是明清宫廷文物艺术品的继承者,也是历代传统文化的维护者,是我们收藏者永远向往的“ 圣地”。但当我们向往故宫、景仰故宫权威老专家们的同时,我们常常也会迷失思辨的方向。鉴别一种官窑瓷器 的真伪除科学鉴定外,权威的人力鉴定机构应该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这是公认的。但是鉴定一件器物的真伪, 仅是基础的功课,接下来还有美学鉴赏、市场评估、历史文化评判。对瓷器的美学鉴赏,上手过数万数十万件 官窑、民窑瓷的像耿宝昌那样的权威专家们,也为我们写过许多具体经典的范本,翻一翻《明清瓷器鉴定》一书 就可明了。而对瓷器价格的市场评估,只能请教拍卖行第一线的行家们,因为他们才是瓷器投资市场价格预报员 。

  如果把中国明清官窑彩瓷作为中国古代文化里一种特有的“官窑瓷文化现象”进行综合分析、文化评判,当 代中国中青年古陶瓷学者大多还没有进人这一研究领域。也就是说,研究或评判中国古代特有的“官窑瓷文化现 象”,至今在文博界仍属于一个空白点,故我们寄希望于大学文博院系里的中青年教授及学子。

  笔者之所以敢于解剖600年来中国古代文化里特有的“官窑瓷文化现象”,敢于对工艺精湛、艺术欠缺的“明 清官窑彩瓷”展开文化评判,是基于一种业余古陶瓷文化研究者的良知。

  问世600年来,明清官窑彩瓷为什么至今仍没有进入主流文化界的文化评判视野,归纳起来有六种社会文化原 因。前两种原因上文已述,这里再做简单总结:

  其一,明清官窑彩瓷是皇权专制社会的产物,明清之际谁冒犯皇权文化,就有杀身之祸。

  其二,故宫博物院是珍藏明清官窑彩瓷多的博物馆,故宫专家们的历史文化使命就是宏扬传播传统的陶瓷 文化。所以,他们主要是从正面颂扬明清官窑彩瓷文化。

  其三,民国以来,从清宫流传出来的明清官窑彩瓷的收藏者,几乎都是腰缠万一贯的商贾收藏家,他们的收 藏源于经济意识,而少有文化意识,故他们不可能对明清官窑彩瓷进行文化评判。

  其四,碑帖、书画、古籍等是中国历代的主流文化收藏品,而陶瓷尤其是明清官窑彩瓷,一直不是历代文 人收藏家们的主要收藏对象。所以,历代文人收藏者、艺术家收藏家对明清官窑彩瓷缺乏深层文化思考。所以, 他们也没有可能深刻评判明清官窑彩瓷。

  其五,景德镇的现当代老一辈陶艺家,是明清官窑彩瓷文化的直接继承者,与故宫陶瓷专家相比,前者是官 窑瓷工艺的继承者,后者是官窑器物的保存研究者,他们也都不可能反思官窑瓷文化。

  正因为景德镇现当代陶艺界没有反思批判过明清官窑瓷文化,“不破不立”,故景德镇现当代还没有“立” 出过一位真正国宝级陶艺大师(至少,目前还有没被文化界公认的)。至于众多职称评定为“工艺大师”者,是“ 成也景德镇窑”的受益者,也是“衰也景德镇窑”的受害者。因为登峰造极的明清官窑彩瓷工艺压抑着、制约着 他们的艺术创造力。他们在强大的传统的陶瓷文化面前软弱无力,只能成为景仰者。唯有先成为继承者,再成为 评判者,后才能再成为创新者。而观念创新,又是陶艺创新根本的元素及动力。明清官窑彩瓷主要属于精美 绝伦的陶瓷工艺品,而不是陶瓷艺术品。工艺品主要追求工艺装饰性,而艺术品才会有更多的艺术思想性。“形 式大于思想”有其存在的理由,但真正划时代的艺术品,终究是思想隐匿于形式之中的,如罗丹的雕塑代表作《思想者》。而明清官窑彩瓷的主要创作者,是没有或是不能有“思想”的工匠占绝大多数。

  其六,也是主要的社会文化原因,那就是陶瓷艺术收藏品的商品化潮流,淹没了人们对明清官窑彩瓷文化 的反思。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空前反思及深刻批判,鲁迅的《狂人日记》等血淋淋地解剖传统封建文化,使得重建的中国新文化从文字到思维,都经历了一次革命式的洗礼,文学艺术空前繁荣。而文物古玩界,却是被“五四”一个个新文化运动的闯将所遗忘的角落。

  我们为什么要重新评判600年来的明清官窑彩瓷?其历史原因就是:明清官窑彩瓷本身是一种中国古代皇权专制社会的文化产物。其刻意投帝王妃子、王公贵族所好,刻意追求陶瓷的工艺性,使得宋以前欣欣向荣的民窑陶瓷艺术逐渐衰弱,逐渐荒芜。一枝独秀的景德镇窑瓷器逐渐成为中国有名的“工艺品”符号,工艺登峰造极,艺术性却被渐渐淹没。举例,汉代四川的红陶说唱俑、舞蹈俑等陶俑曾一直被美术界的理论家津津乐道,被誉为中国古代早的雕塑艺术品载入史册。但因明清官窑彩瓷过于追求陶瓷的工艺性,传统陶瓷的艺术性就被削弱了。

  明清官窑彩瓷尽管其釉水等工艺精美绝伦,但其文化地位只能屈于书画雕塑等美术品之下,没有进人明清文人士大夫的文化视野。与明清文人画相比,其文化地位一直属于二流的。

  假如我们设想一下,没有明清皇权文化的象征—明清官窑彩瓷的存在,民窑的陶瓷艺术品的创造会进一步百花齐放、自由创造,高古陶瓷的艺术性会被进一步发扬光大,单色釉瓷“天人合一”审美的境界会被进一步提升,明清陶瓷器型不会仅停留在实用器物之器型上止步不前,还会出现更多的新器型。翻开耿宝昌的《明清瓷器鉴定》一书,明清官窑器器型仅局限于瓶、尊、罐、盘、盆、碗、碟、砚、筒、杯、壶等,而当代具代表性的陶艺家朱乐耕一人,就已创造了千奇百怪的数百上千种器型。以上说的是历史的原因。

  我们为什么要重新评判600年来的明清官窑彩瓷的现实原因是:重新梳理历代陶瓷工艺生产与陶瓷艺术创作,打破陶瓷器已成为“工艺品”符号的当代社会集体无意识观念,让陶瓷的雕塑艺术重新发扬光大,重新回到美术雕塑艺术品的行列。如像当代陶塑家周国祯的陶塑作品一样,成为正统的陶瓷美术艺术品。让陶瓷的釉水艺术、器型艺术变革创新,成为当代艺术的一种表现手法,来创作出反映当代人情感、思想的艺术品。即让陶瓷艺术从实用艺术品的侄桔中解放出来,创造出纯粹的当代陶瓷艺术品,从而提升当代陶艺的文化地位,和书画、雕塑艺术品一起汇人当代文化主流,进一步提升“瓷器之国”的文化地位。

  我们重新评判600年来的明清官窑彩瓷的文化原因是:要让大陶瓷收藏者了解,什么是历代陶瓷史中的艺术品?什么是历代陶瓷史中的工艺品?经济价值并不等于历史文化收藏价值。在一个规范的、成熟的、文化氛围浓郁的收藏社会里,唯有真正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陶瓷器,才是永远升值的艺术收藏品。陶瓷器里,宋五大名窑中汝窑瓷器具哲学境界。青花里,元青花人物图案具艺术特色。明清官窑彩瓷工艺成就是“登峰”了,而艺术成就并非是“造极”了。

  带着新收藏观念、新审美理念,重新评判600年的明清官窑彩瓷,破译“明清官窑彩瓷”的文化密码,会让我们重新发现古陶瓷收藏的天地非常辽阔,在眼力、财气、胆气均不够的情况下,没有必要挤在“明清官窑彩瓷”收藏这一条华容道上艰难前行,真正的具有艺术文化价值的无数民间陶瓷艺术品,至今仍被淹没在历史文化的尘埃里……

以上是“破译官窑瓷文化密码”的全部内容,本站系口粮站,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及用户投稿,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敬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

破译官窑瓷文化密码

破译官窑瓷文化密码民间独立的收藏鉴赏家与官方的文博专家,鉴赏的姿态不同,评判的角度不同,对器物的思辨也不同。

德清窑与越窑瓷器之比较

德清窑和越窑是两个不同时代的瓷窑,两者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也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同时存在并驾齐驱,但都有一个从产生、发展、繁荣到衰落的过程。

元青花:让我们重新定义官窑瓷

官方文博界的元青花研究权威已面临挑战,传统的元青花认知已经过时。因元青花引发的传统的官窑瓷概念,要重新定义。

古瓷鉴赏应掌握的两个基本特征

古瓷研究的对于了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氏俗以及时代风貌,都有重要意义,也是研究中国物质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代“仿古瓷”的发展

在艺术品市场,仿古瓷已经发展成为特别的商品,它所展示出来的是我国古代优秀艺术品的风采,是传统的中国文化的再现。

古瓷捡漏陷阱密布

也许是痴迷于古代瓷器的迷人光彩,也许是听信了瓷器捡漏一夜暴富的神奇故事,年近六十的老舅忽然迷上了收藏古代的瓷器,而且痴迷得无可救药。

古瓷碎片新玩法

对于破碎老瓷片、瓷器的再利用,方法多种多样,比如残器制成台灯,制成各式容器。只要开动脑筋,就会有新的趣味。

下一篇文章
电话/微信:136-5798-8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