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工笔画中的写意性

  陶瓷工笔画从形式上来说虽然更加偏重于写实,但他的审美取向却离不开写意的范畴。写意性体现在对客观事物的细细品味、明察秋毫才能体会事物的本质美,使自然的美与客观的观察结合起来,并把这种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自由姿态表现到作品上,寻求情感和意志上的超越,寻求诗境美的想象。陶瓷工笔画在我国赋予了美学的内涵和深奥的境界。在陶瓷工笔画中的写意性,不仅注重神韵,形似,情趣,还注重与文学修养的结合,强调向更深层次发展,以其对画中意境的表达更加深刻完美。
  一、陶瓷工笔画中写意性的具体体现
  中国陶瓷工笔画,起源于魏晋而成于宋,因此在众多的画种中可以说是为成熟的画种之一。写意性是中国画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艺术观,陶瓷工笔画的写意性是十分重要的,它要求高雅的神韵,深奥的造诣,这样才能超凡脱俗,才能创造形神。总而言之,现如今陶瓷工笔画的创作必须要有他的特点,要具有写意性,他的表象可以有以下几点:
  1、以线造型的写意性。 中国绘画主要的形式语言是以线造形。线条本身是对自然景物的简单但又有质感的描写,它所表达的不是注重对象的形,而是注重对象本质的特征,同时也是艺术家个人情感、情绪的物化形式。
  陶瓷工笔画线条采用徐疾提按、顺逆顿挫的笔锋来反应线条的真实变化,得用心去感悟,是心灵的写照,显示出作者对物象情感的升华,“曹衣出水,吴带当风”是古人对线条的归纳,这句话也是对陶瓷工笔画线条要求的委婉表述。另一方面讲,工笔写意性的发挥程度主要看线条的质量,线条质量是笔墨写意化进程中不可忽略的基点。
  2、气韵生动,意境深远。有气韵就有意,无气韵则无意,这暗示了陶瓷工笔画中写意性与气韵的同时存在。绘画作品给予欣赏者欣赏客观物体时不同的、独特的、美妙的感受,是因为画之韵是一种难以言语的感觉,陶瓷工笔画中的写意性与气之韵是不可分割的,有着密切的联系,正所谓有气韵才有意境。画中的气韵以生动为高境界,陶瓷工笔画诗意性境界的底蕴是无限的,绘画作品的雅与俗主要是看能不能给欣赏者一种与客观物体完全不同的感受,他的内在精神、气质、神韵、格调、品位也会融入其中。
  陶瓷工笔画就是要寻求更高的境界即气韵生动。气韵生动的作品必然带有写意性,写意性就是隐藏在气韵生动原则下的基本要求, 画中的气韵是一种感觉,是画中意境的流露。
  3、视觉空间的写意性。中国画的视觉艺术空间自古就有着超越时空的界限。中国画的视觉意象是由我为自然的哲学思维决定的,即“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从形式上看是人为的,而感受却是心理的,例如梅花、竹子、菊花、兰花等它们的成熟季节处在一年的四个季节里,而中国画却要在同一画面中把它们展示出来。除此之外,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关系,前后的层次感是极其重要的内容。但在陶瓷工笔画创作中还有一些其他方法,如在一些古画里面,比较重要的人物的尺寸都要比其它人物大很多。

  陶瓷工笔画的表现对绘画对象的描述绝不是仅仅采用简单的将对象组合到一起,而是采用极其细腻的手法,并且针对不同的表达对象,对绘画需要进行客观取舍,显示主体,使得画面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富有层次和变化,使欣赏者细细地去品味,用心去感受。

陶瓷工笔画

  4、浅谈陶瓷工笔画中写意性的发展。中国绘画从写实到写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历了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的伟大变革。从传统陶瓷工笔画的发展历史来看,在中国绘画达到空前鼎盛时期之前,陶瓷工笔画始终担当着具有民族特色的审美文化载体。当今的中国与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艺术交流是极深入又广泛,艺术的样式和审美的观念也得到融汇。要想在岁月的长河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和审视我们延续千年的传统,承其精华,弃其糟粕,创造一个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新东方艺术。
  二、结论
  陶瓷工笔画的写意性是判断作品格调、品位档次和欣赏目光的关键。正是写意性的渗入,使得陶瓷工笔画创作从传统技巧的死板化过程中被升华,才能超越物质本身的有限性,而融会写意形式和审美观念,用简单的方式创造出完美的情境。现时的陶瓷工笔画中融汇了“写意”的精神,从而提升了欣赏和品位的目光,而正是有了这种超乎自然的意识,笔者相信陶瓷工笔画在今后发展的长河中,在工笔人的不断追求和努力的前提下,将会从技巧到观念,刻画到表现,从形式到内容,从视觉到情境等都会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刻画出高层次的作品,从而产生新的艺术精华。
  写意离不开工笔,工笔更离不开写意!

以上是“陶瓷工笔画中的写意性”的全部内容,本站系口粮站,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及用户投稿,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敬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

瓷器装饰在传承中求变求新

中国陶瓷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装饰风格。而陶瓷装饰在陶瓷艺术整体中是为直观,视觉效果为显著的构成部分,本文从装饰要求结合器型和在传承中求变

景德镇陶瓷人物装饰

人物题材是景德镇陶瓷纹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从比较成熟的元青花人物到明清时期的五彩人物;从粉彩、新彩、颜色釉到综合装饰等。景德镇陶瓷人物装饰不仅

从日用瓷出发谈理念对欣赏者的意义

杨 冰 汪鑫洁(景德镇陶瓷大学) 摘要:人对于器物的感知和思维方式与个人喜好经历学识有关。欣赏者能对一件作品加深印象, 加深亲切度和好感度, 理解背后的意义才能有共鸣

山水陶瓷彩釉装饰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就将山水画与彩釉结合起来,作为一种新的装饰形式,本文就介绍一下山水彩釉的装饰。

陶瓷上的鱼纹装饰

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人们赋予了鱼更多的社会价值,本文则谈论一下鱼出现在陶瓷上作为一种修饰的美。

青花装饰盘艺术与国画艺术相辅相成

既然青花装饰盘艺术与国画艺术有着“姐们艺术”之称,它的笔力必然会流露出国画韵味,为接近的是水墨画。由于它是用毛笔把图像直接画在瓷器上,烧成后在洁白光润的瓷面上,

雅道陶瓷:青花瓷黑白艺术的空白美

青花瓷艺术是陶瓷绘画之国粹。青花绘画艺术享有如此之声誉是与青花“黑白艺术”的“留白”分不开的。青花瓷艺术的“留白”现象朔其源是伴随着中国画的画史而产生发展的。

景德镇珠山八友的瓷绘艺术

“珠山八友”似乎成了一定时期瓷器的代名词。虽然学术界对八个人的定位还有一些异议,但我觉得这并不是很重要。就像我们对待“杨州八怪”的态度是一样的。

下一篇文章
电话/微信:136-5798-8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