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上彩色彩与图案上的突破

  景德镇在白瓷胎上着釉上低温彩饰绘画,一直是以传统的粉彩、墨彩、新彩、青花斗彩为主要形式。而在已经布置好了的部分或全部高温窑变釉彩瓷胎的空白、浅色部位再用釉上彩料绘画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彩艺术。综合彩就是利用多种艺术元素聚合在一起,例如用高温窑变釉彩、颜色釉、粉彩、新彩结合在一起的新技法形式,从而产生出一种新的特质、新的艺术,给人以无穷的艺术魅力和极大的视觉冲击力。用釉上彩料在窑变釉彩的瓷胎上绘画彩饰,就是充分利用高温窑变釉彩朦胧虚拟的意象掩映,隐显藏露,似真似幻的对立因素有机地结合。这种手法的形成比较类似于中国艺术创作中追求高境界“虚境与实境”的统一,实处落笔造型,虚处赋彩掩映。抽象的高温窑变釉彩具有一种超象虚灵的圆成,而具象的绘画能腾绰万象的实现,相谐相辅相成表现为“山虽一阜,其间环绕无穷;树虽一林,此中掩映不尽”的无穷景深;映现出“瑞雪满山,动有千里之远,物态严凝,俨然三冬在目”的幻境,造成“目力虽穷情脉不断”的极境,此情此景,是精到细致的手绘与自然天成的窑变釉彩击节联袂上演的一出绝妙好戏。

釉上彩花瓶

釉上彩花瓶

  景德镇传统釉上彩瓷的用色大部分浓重艳丽,大红大绿,五彩斑斓。这种以红、绿、黄大面积的色彩为主,点缀其他间色的设色方法极易烘托出活泼热闹的气氛,形成强烈的色彩张力,既和谐又多变化。景德镇传统釉上彩瓷发展到清代中晚期的时候,受市民以及宫廷文化的影响,结合当时发展起来的高超彩瓷绘制技术,像当时的彩瓷一样,装饰趋向繁缛,花纹茂密,设色浓艳,满彩成为主要的装饰手法。景德镇传统陶瓷的色彩观念深受中国传统五色观以及民间文化观念的影响,与百姓的生活和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是相一致的。因此景德镇传统陶瓷运用釉上彩绘技术进行装饰的时候,其用色和图案是与传统造型以及附着其上的集体意识密切结合的。
  景德镇传统釉上彩绘瓷上装饰的图案,常见的有龙、凤、寿字,太极、八卦、八宝、蝙蝠、寿桃、石榴、佛手、回纹、云纹、海水纹、折枝花、缠枝纹等等。这些图案都是一定的现实事物因为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演变而来的具有特定涵义和心理感受的观念性造型符号,是民众共同使用的语汇,是具有高度的集体性和传承性的象征性符号。中国当代观念性釉上作品虽然利用了景德镇传统的彩绘技术,也部分采用了传统的图案符号,但艺术家在运用色彩时,重在渲染作品特定的气氛和烘托特定的情境;运用传统图案时,往往把传统图案结合到意想不到的地方,使其内心在心理、文化意义与实际表现出来的视觉效果产生对立和冲突,从而引起人们以新的视角来理解和思考这件作品的意义。
  当代艺术家在运用传统符号时,既利用它又消解它,故意暴露造型与图案的冲突和矛盾,想要揭示传统与现代的对立统一。当代艺术家对传统色彩、图案符号的创造性运用同时也改变了人们对于这些司空见惯的符号的心理定势,把这些曾经被定义为匠气的符号运用得风生水起,充满着丰富而复杂的社会语义和心理涵义。当代釉上彩作品对景德镇传统釉上彩绘色彩和图案的突破性运用正是使得它与众不同,令人耳目一新的重要手段。而另一方面,这些观念性釉上彩作品看起来却又中国味道十足,其民族性特征正是通过装饰的运用,通过对传统色彩和图案的运用表现出来的。

以上是“釉上彩色彩与图案上的突破”的全部内容,本站系口粮站,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及用户投稿,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敬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

陶瓷花鸟画的观念与创新

陶瓷花鸟画的创作,怎样去表达自己的寓意,使人文关怀和精神内涵在画中能很好的表现。画者必须对其有个主题观念,由于传统文化对画者的影响,“托物言志”也就成为创造者的思

景德镇陶瓷仕女画探讨

自古以来,仕女画是陶瓷装饰中的一个重要题材。画家们把窈窕淑女描绘在洁白如玉的景德镇陶瓷上,制作成彩瓷,使观赏者爱不释手。直至今天,陶瓷仕女画作品仍为广大人群所喜爱。

陶瓷绘画艺术中的山水画

随着陶瓷山水画艺术的不断发展,其技法更加充实、完善、科学,使得享誉世界的瓷画艺术有着瓷上国画之称。

论现代陶瓷设计的装饰美

吴桂兰 摘要:现代陶瓷设计具有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本文通过平面构成中点、线、面的运用, 现代陶瓷装饰材料在运用时营造出的装饰美感, 来论述现代陶瓷设计的装饰美。关键词

千变万化的陶瓷装饰艺术

陶瓷装饰”顾名思义就是为陶瓷装饰、打扮,使其变得美丽。既然谈论陶瓷装饰,必然要说起景德镇四大名瓷: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这四种瓷器分别采用了各不相同的创作技艺

古代青花对现代青花陶瓷的影响

古代的青花瓷与现代的青花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也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现代青花对古代有继承,有发展,更有创新。但其一直不变的便是它的审美观,并且它也影响着现代景德镇

“十大瓷厂”对景德镇陶瓷发展的新贡献

“十大瓷厂”在半个多世纪里,对景德镇乃至中国陶瓷的巨大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是公众和舆论的共识。不仅如此,笔者认为,时至今日,“十大瓷厂”对当今景德镇的陶瓷发展仍在作

下一篇文章
电话/微信:136-5798-8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