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彩人物仕女画在陶瓷装饰上的表现

  粉彩人物仕女画的创作,不仅要重在写实,重在传神达意,形神兼备,而且在主题内容和表现形式上,更要注重对仕女艺术形象的刻画,做到轮廓清晰、结构严谨、线型协调,把画者的思想感情和艺术见解,贯穿于对整个人物表现的客观过程。既要发挥粉彩的附着力强,颜色鲜艳的特点,又要能跨越和突破生活的真实,展开联想。“出新奇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从意境的深度和广度上构思、渲染,使艺术风格流露于指笔方寸之间,突出以事物本质的表现手法和体现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加以对形象人物的塑造,将意韵充分表达在陶瓷载体上,并使之感动受众,唤起人们对艺术形象的思想感情共鸣,从而取得挺拔、大方、庄重、统一、整体的艺术效果。

景德镇仕女图陶瓷家居彩绘盘子

景德镇仕女图陶瓷家居彩绘盘子

  人物形象有神才能富有生机、才有生命力、才能感人。笔者在创作粉彩瓷板画《唐人击鞠图》时,就较好地把握了人物画创作原则和美学要求,取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击鞠即打马球,系宫廷的一种体育游戏。原作为军事训练的课目,后演变为娱乐活动。唐时宫中盛行打马球,明皇尤爱击鞠取乐。唐代的马球盛行时,不仅有男子参加,也有女子参加。唐诗人王建的《宫词》中说,“新调白马怕鞭声,隔门摧进打球名”,就是指的皇宫内宫女打球。唐代女子打马球完全是为了娱乐,有“自教宫娥学打球,玉鞍初跨柳腰柔”的诗句,就是形容女子打球时的动态美。

  《唐人击鞠图》中,画面上正在跑动的五匹骏马,体态丰满,细尾扎结;五个仕女乘骑精熟,驰骤如神,雅态轻盈,妍姿绰约。但见红尘飞扬,香汗淋漓,一位骑白马的红衣仕女高举鞠杖,侧身挥舞击鞠,鞠在场中滚动,左右几个仕女驱马争抢,展示出仕女争夺场面打球的激烈。笔线遒劲洗练,设色丰富变化,依据描写人物特定的情景,在点、擦、洗、染中显示意境,使人物意象之间、运笔纵横之间、设色浓淡之间,都流动着水与色、线与面、人与物互融互动的生机和气韵。整幅作品线条清晰,层次分明,人物形神兼备、格调清新高雅,造型动感强烈,尤其是对仕女击鞠时眼睛的描绘传神达意,透过那美丽而传神的眼睛,使作品洋溢着鲜活的生命动感。

  对仕女形貌刻画的目的是要表现其精神与神韵,而生动描绘仕女形象的动作表情,则可表现仕女形貌的内在神韵。笔者的另一幅综合装饰粉彩镶器《此曲只应天上有》,在这方面又进行了成功的探索。

  《此曲只应天上有》粉彩镶器,以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和杜甫的《赠花卿》诗意入画,把高温釉彩与粉彩技法相结合,通过高温窑变时产生的色彩肌理效果,在画面上幻化成暮霭晚霞的氛围,营造出气势宏阔、仕女游于庭园的自然诗情画意,将粉彩瓷绘的表现形式、色彩语汇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镶器的一面,一仕女端坐在庭园的山石上,眼眉低倾,吹着横笛,倾吐着对家乡或是对恋人的思念之情。略带忧郁的眼神,不断变换的玉指,从那专注的表情之中,我们似乎可听到笛管中传出的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乐律的溢美之情。镶器的另一面,一仕女也是端坐在庭园的山石上,手抚长琴,外在形式表现与另一仕女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琴弦拨动之际,一曲娓娓动人的“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如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的优雅之声,随风飘送,沁人心脾,让人如痴如醉!

  诗情画意是粉彩装饰的艺术特色。这两个仕女外形的刻画,体态修长,线条柔和,束腰长裙,衫领低开,头饰简洁,面目娇美,表情温婉而楚楚动人,体现了古典仕女那窈窕清丽、纯洁温文、冰清玉洁的完美形态。衣着线条简洁,色泽淡雅,衣裙用粉红、鹅黄、雪青、湖绿填绘。画面一派春光,背景鲜花盛开,整体画面动静结合,色泽协调,十分完美。不仅以生动的形象给观众以美感,而且以诗的情意,画的境界吸引观众。作品既有传统绘画神韵,又有现代审美意趣。这种静中有动的艺术效果,形象地描绘了仕女思乡恋情的思想情感和心理活动,遵循了形貌刻画的规律,显示了以形写神,及刻画神情动作的艺术表现力,体现了“传神”这一人物画创作的审美高标准,增添了当代粉彩瓷绘艺术装饰的审美品位和文化内涵,改变了粉彩瓷绘仕女人物装饰以说明性图示表现为主的传统装饰习俗,从而使艺术表现形式、作品意境、气韵格调上的美感追求,上升到更加主要的位置。

  文学创作和绘画离不开生活的基础,都需要深入生活观察自然。“登山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真诚的感情是艺术创作的动力,当艺术家的思想情感感动观众时,这种感情就成为艺术家和观众之间心灵相通的纽带,使两者之间心心相印。如《花红》这件作品,仕女人物使用了粉彩的表现手法,背景却使用了新彩的表现手法。两种技法表现之间,注重表现绘画内容的块面、层次和空间关系,树立新的造型观念,打破自然物象结构的约束,重新排列组合,强化意象造型,表现再造的自然和艺术家的心灵。《花红》通过对色彩运用的变化,使色彩的运用更为讲究,从立意,背景衬托,设色点缀均以暖色调完成始终。画面仕女形象秀美,气质高雅,神态若有所思,若有所待,传达出一种内心的含蓄与朦胧,给欣赏者以自由的想象空间。画面背景呈现花红绚烂,优美自然的热烈气氛,典雅中蕴涵乡土味,给人以憨厚、纯净、质朴、回归自然的意境。此外,仕女的衣服上还加入了明暗渲染法,增强了立体感。诸如此类,粉彩人物的精美神韵,通过构图、色彩、线条、造型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在观众心中潜移默化,让观赏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以上是“粉彩人物仕女画在陶瓷装饰上的表现”的全部内容,本站系口粮站,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及用户投稿,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敬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

浅论青花瓷的发展

杨 琳 青花瓷作为中国陶瓷史上的杰出代表,是古老文化底蕴的象征。它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它把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影响到整个全球。

景德镇陶瓷前身临川白浒窑手工陶瓷工艺

古代的抚州府陶瓷制作和烧炼非常发达。著名的《景德镇陶录》一书曾高度称赞抚州的制陶艺术,临川白浒,南丰白舍,金溪小陂三窑所产生的陶瓷,可以和景德镇陶瓷媲美,因而被载

大国工匠陶瓷文化系列之——景德镇瓷录

陈海澄先生(1934-2014) 原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理事,江西都昌县籍。 其父陈茂虎先生清末民初之人,文盲。15岁时都昌连年水灾,无法生活,靠讨饭来到景德镇谋生,靠打杂,拼搏

写意青花马画的陶瓷艺术

笔者多年来致力于写意青花马画的创作实践,已有了一定的创作体会与经验,特与有志于创作与研究青花马画者交流探讨。

清代景德镇陶瓷的特有魅力

清代景德镇独领中国瓷业风骚,充分展示了“瓷都”的特有魅力,尤其是康乾盛世创造的辉煌,今日更是难以逾越。

传统陶瓷山水画与现代陶瓷山水画的创作

传统陶瓷山水画与现代陶瓷山水画,不管你喜欢哪一种,都是可以的。它们的艺术特色,它们的技法,它们的美,虽有不同,虽有比较,但是正因为这些,才使我国陶瓷山水画发展得越

陶瓷买卖另类诈与骗

此类的诈与骗在景德镇过去的历史中常见,以前是用宣纸、大毛笔,死皮赖脸地要给老师们换作品,后来老师们生活环境好了,这一招使不动了,就换成了手机和电子产品

日用瓷艺术化的问题

日用瓷和陈设瓷二者的关系紧密相连。日用瓷拓展了人们日常生活对陶瓷产品的需求。陈设瓷却以艺术化的表现形式出现,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增添了美的氛围。

下一篇文章
电话/微信:136-5798-8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