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白瓷的主要特征

  唐代北方盛行白瓷。白瓷器物腹部丰满,一般为平底,到唐代晚期,才出现少量圈足器物。唐代白瓷窑口主要有河北的定窑、邢窑,河南的巩(县)窑、密(县)窑,山西的浑源窑、平定窑,陕西的黄堡镇窑等。

唐代白瓷

  定窑白瓷胎质在唐代初期呈青灰色,到中期因为胎土淘洗精细变成纯白,后期变得更为精细,胎壁变得薄而精巧。唐初器物多数内施满釉,外施半釉, 积釉处釉呈灰色; 中期釉色乳白, 积釉处呈灰绿色或者浅青白色;唐晚期器物多施满釉(除底足外) ,釉呈乳白色。

  邢窑白瓷多数是素面,没有什么装饰,唐中期以后才用雕塑、堆贴、印花、刻花、压边等方式进行装饰。邢窑白瓷按胎质的差别可以分为粗胎白瓷和细胎白瓷。粗胎白瓷的胎色灰白,细胎白瓷胎色较淡,表面往往施白色的化妆土。釉质也有粗细之分。粗质釉的釉色灰白或者乳白,还有黄白色,有些还有细小的纹片。细质釉的釉色纯白或者微泛青色,器物多施满釉。

  四出口、五出口的花口也是唐代部分白瓷的重要特征之一,特别是在盘、碗一类的器皿上。花口是在胎半干时用工具按出几条线,外为阴线,里为阳线。唐中期以前碗为四出口,器里凸起四条线。唐后期开始出现五出口,直至五代。器物口部六出口的是北宋器物。

以上是“唐代白瓷的主要特征”的全部内容,本站系口粮站,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及用户投稿,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敬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

从四件文物看唐代瓷器的特点

唐瓷的新器型、新器类,除了反映那个时代的社会习尚和社会的审美观念,还提供了中外文化交流和外来文化影响的证据。

唐代白瓷的主要特征

唐代北方盛行白瓷。白瓷器物腹部丰满,一般为平底,到唐代晚期,才出现少量圈足器物。四出口、五出口的花口也是唐代部分白瓷的重要特征之一。

唐代的陶瓷文化

到了唐代,瓷器制作可为以蜕变到成熟的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因为陶与瓷的分野,在乎质白坚硬或半透明,而大的关键在於火烧温度。

下一篇文章
电话/微信:136-5798-8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