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陶瓷设计所涉及的范畴越来越广泛和深刻,于是,在陶瓷产品设计中,人们引进设计艺术形态语义的概念,来进一步阐释陶瓷设计深刻的文化内涵,揭示陶瓷设计逐渐向更加深刻的方向发展的规律。
本文就日用陶瓷产品所包含的形态语义,做一简单分析,旨在揭示日用陶瓷发展的规律。
人们利用陶瓷并将之作为物质载体来表现与传播文化的内容及其所隐含的内涵,成为陶瓷文化语义的核心内容
人们在利用陶瓷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陶瓷产品形态语义就是从这样的文化内容中筹划出来的集中反映人们设计思维及其表达的形式,而这种形式是在人类利用陶瓷进行生产和生活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共同反映人们的感知、理解、认识陶瓷产品的作用和意义的一种意识形态,尽管这种形态是意识的,但是,它的基础事物物质的,因此,陶瓷产品的物质和意识共同构成陶瓷产品形态语义。
人们在初反映自身意愿的时候总是为直接地将生理需要,甚至心理需要镌刻在陶瓷产品的表面,例如,需要盛放物质材料时候,人们便将陶瓷直接制作成圆形的、或者方形的容器,这样的容器是具有三维空间的造型形态。于是,日用陶瓷产品初的形态语义就这样直接地形成雏形。随着人们认识自然与社会深度的增加,尤其是人类自我认识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日用陶瓷产品形态语义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例如,人们为物质生活的内容进行巨细分工,并特意将每一种功能对号入座式标示在陶瓷制品上,使每一种类型的陶瓷产品具有独立的形态语义;再如,人们又利用陶瓷直接来反映财富的多寡,地位的高低等内容,并将之赋植在具体的日用陶瓷产品上,使得该种陶瓷产品具有专门性的语义,这样的具有独特文化语义的日用陶瓷产品,其语义也具有独特性。故此,日用陶瓷产品形态语义具有特殊性。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之间文化交流与互动的发展,日用陶瓷产品的形态语义也在交流与互动中逐渐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态势。由于生活在世界各地人们的餐饮习惯不同而形成的日用陶瓷产品形态语义不同,随着物质产品相互交换,逐渐产生了某种共识,相互间均保留了适合对方认可的产品形态语义。例如,在欧美地区,人们因自然和人文等因素所形成的西式餐饮方式决定了陶瓷产品形态语义,而在东方国家由于自然和人文因素所出现并成熟的东方(主要指中国)形式的餐饮决定了其陶瓷产品的形态语义。这里,不论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均对对方的生活方式及其习惯有所接受及采用,故而,产生了东西合璧的日用陶瓷产品形态语义。这在西方人看来饮茶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于是,欧洲人逐渐出现了泡茶的现象,乃至形成了茶饮的习惯,于是,在西方世界里逐渐形成了属于茶饮文化的日用陶瓷产品的形态语义。同样,在东方,也出现与形成了属于咖啡文化的日用陶瓷产品的形态语义。
此外,日用陶瓷产品形态语义还受到政治、经济、意识思维、审美情趣,以及社会伦理道德与法律等诸多文化的影响而丰富多彩与扑朔迷离。例如,在封建专制主义时代,由于政治统治的需要,一般地,采用了社会政治地位划分并对所使用的物质形态具有针对性地对号入座,故此,陶瓷产品的形态语义也因此出现了社会政治分工。从审美角度看,陶瓷产品形态语义可以因不同审美而变化,并直接反映不同人的文化审美。例如,在中国北方和南方,由于生活习俗不同及其审美不同,同样属于茶饮文化的日用陶瓷产品的形态语义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别。在北方人看来,“大吃大喝”便是生活的乐趣,故此,大型的日用陶瓷产品普遍,而围绕“大体量、大容量”的陶瓷产品形成了它的形态语义。相反,在南方,“细嚼慢咽”成为人们的生活追求,在这样的追求中体会心情的愉悦,故而,形成了“小容量、袖珍型”的陶瓷产品的形态语义。这种由生活地区不同引起的生活习惯不同的陶瓷文化审美不同所决定的日用陶瓷产品形态语义的迥异,着实反映了日用陶瓷产品形态语义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总之,日用陶瓷产品形态语义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反过来,就是这样的多种文化因素一并成为陶瓷产品形态语义丰富的内容。
陶瓷花鸟画的观念与创新
陶瓷花鸟画的创作,怎样去表达自己的寓意,使人文关怀和精神内涵在画中能很好的表现。画者必须对其有个主题观念,由于传统文化对画者的影响,“托物言志”也就成为创造者的思